階級斗爭觀念的作用與表現
“黨指向哪就打向哪”,那個“打”字有講究,那是中共階級斗爭思維活生生的寫照。“對同志像春天般溫暖,對敵人像嚴冬般冷酷”,“立場堅定、愛憎分明”,好像不打不斗就沒有別的解決辦法。
共產黨自創立之初就建立了階級斗爭理論(《共產黨宣言》稱“迄今為止所有存在社會的(文字)歷史都是階級斗爭史”),其后這一理論又被馬恩列毛等發展。中共在奪取統治權之前需要鼓吹階級斗爭理論,因為這是其推翻當時合法政府的唯一理由;中共建政之后,不斷開展階級斗爭是其鞏固統治、殺戮異己的手段。所謂階級斗爭理論成為了黨文化的基石之一。
斗爭哲學造成了一種全社會隨時隨刻都可以調動起來的準軍事化心態,所以不管是哪一次大的運動,其動員速度都是驚人的。除了軍隊被塑造成指哪打哪的工具外,各個工作領域都被中共稱為“戰線”,當然也是軍事化管理,下級絕對服從上級。只要中共指出一個目標或一個方向,很多人就會立刻附和,一哄而上。在人們日常的生活中,人們常常會看到、聽到經濟活動被稱為“××戰役”、科研上“打一場攻堅戰”、職位調動叫做“趕赴新戰場”,什么都帶有“打”、“斗”、硬干的心態。不但在前面提到的“抗洪、抗旱”等對待自然災害的問題上采取封堵和斗爭的辦法,在對待所有社會問題和矛盾上,中共的思路都是“斗爭”和“強迫”。任何社會矛盾只要一露頭,中共便用暴力“消滅在萌芽狀態”。日常生活中尚且如此,在中共真正進行階級斗爭,整人、迫害人的時候,表現就更變本加厲了。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共所謂的階級斗爭,并不局限于“階級”之間的斗爭。比如“歷史反革命”、“右派”、“走資派”等等“階級敵人”在被批斗之前,就早已失去了對生產資料的占有,共產黨仍然把他們列為階級敵人,理由是,他們的思想、立場仍然站在“無產階級的對立面”。所以“階級”的劃分依據,實際上是人們的思想。思想不被中共認同的,一概被劃為階級敵人加以清除。
早年因為占有生產資料而被批斗的“資本家”,如今被稱作“企業家”,只要其思想、立場被中共認同,就可以被劃為“無產階級”,加入所謂“無產階級的先鋒隊”,成為中共黨員;一無所有的失業工人、失地農民則被視為不穩定因素,如果敢于上訪喊冤、表達不滿,說了中共不喜歡聽的話,則可以用武力鎮壓這些真正的“無產階級”。
在今天的社會中,“階級斗爭”意識的外延更廣泛,表現更復雜,但其實質都是按某種標準把社會成員分類,對于不屬于自己的異類加以打擊。這種深入生活的“階級斗爭”意識的具體表現有:強制別人按自己的意圖行事、不尊重他人;攻擊、貶低、抹黑別人,直接打擊對方的心靈、名譽和人格;不講道理,不好好說話;跟人吵、罵、斗;善于使用權力、利益、生活條件、人的感情或者通過各種社會關系和渠道,用各種辦法給別人施加壓力、把對方鎮壓倒、弄服。解決生活中、社會中的問題也很少考慮他人,從積極的、建設性的、把事情辦好的方面出發,常用的是斗爭、帶有破壞性的一套負面手法。
每個人的個性、才能、工作、家庭狀況、財富多寡、生活環境、文化背景都不同,人類社會從古到今都存在著差異甚至矛盾。而共產黨把這些差異的原因歸結為階級,推行用斗爭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差異和矛盾,使得中國人看問題簡單化,非黑即白,非此即彼,不是朋友就是敵人,而忽略了人的思維和行為本來是復雜的,不存在完全的對立或者完全的一致,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或者認同也不可能建立在沒有矛盾或者沒有不同見解的基礎上。解決具體問題的方式,也遺忘了為人著想,傾聽他人意見,謙遜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西方的團隊精神,包容化和多元化也無從談起。稍微有不合或者差異,自然而然的就用斗爭的手段解決問題。中國人的內耗內斗現象每個人都深有體會,階級斗爭的觀念從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如果說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前發動的政治運動中,民眾尚需動員、威逼、利誘之后才能參與,那么在其后的幾十年中,隨著人們的恐懼心在運動中逐步增長,隨著中共灌輸斗爭思想、宣傳“黨的偉大”,跟隨中共的指揮棒起舞、沖殺就逐漸開始融入中國人的思想方式,成為日常思維、行動的自然狀態了。
結語
政治只是正常社會生活的一部份,而且不是最重要的部份。黨文化入侵以后,中國人的私人生活被強行拖入政治。我們的傳統節日被廢除或者被篡改了內涵,我們被迫過黨安排的節日,把黨的喜怒哀樂紀念慶典當作我們自己的喜怒哀樂紀念慶典。婚姻大事要黨操辦,年輕人結婚時既無拜天地父母的儀式,也不表示夫妻恩愛相敬如賓,卻要感謝黨,向黨表忠心。
我們討論抗洪抗旱、控制生育問題時,應該意識到這并不是中共沒有科學決策,而是中共不可能科學決策。中共解決問題的指導思想不是科學決策,而是“斗爭哲學”。“抗洪抗旱,戰天斗地”反映了對自然的態度就是斗爭。人口問題完全可以通過投資教育和社會保障系統來解決,而中共偏偏放棄一切人道和溫和的做法通過殺人和強制來控制生育。宣傳“男女都一樣,女人半邊天”,則是鼓動女子與男人爭強,背后仍然是一個“斗”字。“黨指向哪就打向哪”,一個“打”字也反映了“斗爭”思想。
經過中共灌輸黨文化中斗爭思想、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邪說之后,中國人在生活中習慣用斗的思想來解決具體問題。遇到矛盾的時候,想到的不是“有話好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而是用強制、殺人、群眾運動等斗爭的手段。遇到與自然界相關的問題,想到的不是順應自然,而是硬著脖子逆天而行。
深挖“斗爭哲學”的根源,則與中共的無神論與唯物論的宣傳有很大關系。正因為無神,所以不會敬畏天地,不會“仁者愛人”。這是斗爭思想得以推廣的原因。
只有剝離黨文化,我們才能過上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