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批判釋家和道家
(1)否定神佛存在,歪曲信教動機
老子的思想曾被孔子認為云中龍。今天的西方學界對老子的思想仍然推崇備至。“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道德經》中的箴言至今影響力長盛不衰。自漢代以降,道家符菉、丹鼎等各個流派皆尊老子,留下如張道陵、邱弘濟、許旌陽、葛洪等修道者白日飛升的神跡。歷代帝王常以道士為國師,張良即稱自己“以三寸舌為帝者師”,余者如蜀漢諸葛亮,唐朝袁天罡、李淳風,宋代苗光義,明朝劉伯溫等都被開國帝王待以國師之禮。成吉思汗晚年也不遠萬里請長春子丘處機前去講道。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最后開功開悟,洞徹他所在境界的宇宙真相,教人重德行善,跳出輪回。釋迦牟尼有十大弟子,都有很高的神通。他的第二十八代弟子達摩一根蘆葦渡江,非常人所能為之,后在少室山面壁九年,將身影印在石上,成為千古奇觀。禪宗六祖慧能圓寂迄今1000多年,肉身不腐,至今仍然端坐于廣東南華寺中。
中共一方面進行社會發展史宣傳,否定神的存在;另一方面,令其在各個宗教內部的代理人散布否定宗教創始者的言論。佛教認為佛是天國世界的創造者,如極樂世界即為阿彌陀佛愿力所成,而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趙樸初1965年在見到印尼總統蘇加諾的時候卻說“佛陀被神化了”“佛不是造物主……不能主宰人的吉兇禍福。”與此類似,受中共控制的基督教三自教會的主席吳耀宗也稱耶穌的神跡都被自己“揚棄”了,并說“上帝已將人類得救之鑰匙,從教會手里奪去,交予共產黨了。”
神佛為宗教之本。無論是佛教、道教或其他正教,信徒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最終是為了去所信神佛的天國世界,如佛教凈土宗的人希望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等。如果否定神佛的存在,否定天國世界,對于宗教信徒來說,修煉就變得毫無意義了,而宗教這個修煉團體也就會瓦解。
中共做為無神論的宣傳者,將宗教描述為“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在人們意識中虛幻的反映”,“在于勞動者對于剝削制度所造成的巨大苦難的恐懼和絕望”。基于這種宣傳,一切有關天國地獄、善惡報應的教義都是中共直接否定的對象。
中共宣傳“社會苦難是宗教存在和發展的肥沃土壤”,并刻意將那些在常人中遭遇苦難、萬念俱灰的人入教當作是宗教信徒的常態。
事實上,道家的張道陵(即張天師)曾三次被漢和帝征為太傅(在九品官制中為正一品官),張道陵都沒有答應,而是隱居在鶴鳴山中修煉。釋迦牟尼佛出家之前是迦毗羅衛國的太子,他的父親為了阻止他出家的念頭造了一座大花園,修筑壯麗宏偉的宮殿,令幾百美麗的宮女日夜歌舞管弦陪伴他,并為他迎娶印度第一美女耶輸陀羅為妻。然而太子仍然夜半騎馬跨越城墻,至山林中苦修。太子成佛后,最早度化的五十六人中有五十一人都是波羅柰國的豪族公子。世尊返國宣說佛法,有王族豪貴的子弟中品貌端正者五百人隨佛出家。因此,出家絕非對現實苦難(感情失意,或經濟困難等)的逃避,而是發菩提心,以慧劍斬斷塵緣的大愿。
在中共奪取政權之前,民間有一個信神的環境。釋教和道教中的修行者被稱為“法師”、“道長”、“高僧大德”等,是德高望重的象征,也是人們尊重的對象。即使是傳統皇朝的皇帝遇到高僧也都給予禮遇和尊重。
而中共奪取政權后,就在民間強行推廣“社會發展史”教育,破壞信神環境,將修行者描繪為愚昧、無知、迷信,甚至利用宗教斂財等形象。此時,修行者的社會地位一落千丈,從被尊重者變為大眾嘲弄的對象。許多出家人因為受不了這種精神落差而還俗。
“ 人往高處走”,每個人內心都潛在地珍惜自己的名譽,希望與成功者為伍。中共將佛、道教徒描繪成一個失敗者、甚至是“剝削階級”,將信奉神佛的人描述為迷信和思想落后,這都會使民眾與信徒保持距離。
(2) 摧毀修行的物質環境
如果出家人不在意世俗的看法,繼續精進修行,那么接下來中共就要斷修行者的糧道了。
一般來說,修行者的資糧來自兩個方面,一為大眾的供養,二為廟產土地的收入。當中共破壞民間信神環境時,第一個來源就中斷了。對第二個來源,中共的對策就是土地改革。中共在1950年1月頒布的《老解放區市郊農業土地問題的指示》中規定寺廟、教堂等土地一律收為國有。各地寺廟中凡是有勞動能力的僧尼,轉而從事農、林、手工業和服務性行業,到麻袋廠、織布工廠、印刷廠、比丘尼縫紉組等處工作。
依照佛教傳統,小乘佛教的教徒也都以乞食為生,并不從事生產。傳入中國后,禪宗四祖道信定居雙峰山,聚徒五百人,因為住地遠離城郭,乞食困難,于是自耕自給,以農養禪。道信教誡門人,“努力勤坐為根本。”“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療饑瘡,即閉門坐。”由此可見,農業生產并非目的,僅僅是為能打坐參禪而從事的糊口勞動,且只要有一口飯吃,就要閉門打坐。
由于中共對生產資料和商業行為的全面壟斷,寺院道觀的生產性質已非道信所提倡的以農養禪,完全成了世俗化的工作單位,并被置于共產黨的經濟控制之下,仰共產黨鼻息而生存。經濟上對政權的依附,結束了宗教的獨立性,并進而在政治上成了共產黨的附庸。這是對宗教傳統最大的破壞。
(3)消滅肉體
1955年7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展開斗爭肅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史稱“肅反運動”,打著“純潔佛道教隊伍”的旗號,殺一儆百,將不與中共合作的僧尼道士當作反革命分子逮捕槍斃。經濟上的剝奪、政治上的壓迫以及這種“羅織罪名、萬人公審、宣判、槍斃”的恐嚇,使很多僧尼站到了共產黨的一邊。
(4) 歪曲宗教經典,將宗教庸俗化
佛教稱“佛、法、僧”為三寶。其中“法”即佛經。中共除了否定佛的存在、鎮壓迫害高僧大德之外,對于經典的破壞更為隱晦和陰險。
釋迦牟尼在《大般涅槃經》中預言了未來的情況,即有魔王轉生成僧尼和男女居士從內部壞亂佛法。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太虛和尚提出“人間佛教”的說法,認為三乘共法(天乘、聲聞、圓覺)要么屬于“迷信神權”、要么屬于“消極避世”。“人間佛教”進一步主張“修行現代生活化”和“寺院現代學校化”,“現代化的佛教事業應包括工廠、農場、保險、銀行、公司、所謂工農商貿”,等等。這種打著“人間佛教”的幌子而將佛教徹底世俗化、庸俗化的做法,與佛陀原意直接相悖,并不符合佛教幾千年來所要求的遠離塵世欲望,追求心靈升華與超脫的修行方法。藏傳佛教的白教始祖密勒日巴也告訴弟子說:在自己修成正果前,不要談度化眾生的事業。
如緒論中指出的黨文化的第三種類型,中共將已經存在的思潮加以“發揚光大”,并從深度和廣度上動用其掌握的國家資源進行推廣。
中共認為“人間佛教”種種似是而非的說法恰好可以大加利用,只要信徒把關注“天國”的眼光轉移到關注“人間”,那么中共就可以輕易編出更多的謊言,操縱教徒的思想。于是,“人間佛教”的傳人,太虛的弟子趙樸初就成為中共最理想的代理人人選。
在趙樸初等人的帶動下,中國佛教協會將“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時時掛在嘴邊。事實上,佛經中提到的“莊嚴國土”是指莊嚴佛國凈土(如《妙法蓮華經》中的詩句“愿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利樂有情”是指將“有情眾生”渡化到涅槃彼岸,而絕非佛教協會所說的“積極參加祖國建設,努力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