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體黨文化】之二:系統的思想改造
政治學習,改造思想,這類事情中國人都多多少少經歷過。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何人的思想需要改造?其根本原因即在于中共的一套好惡標準、思維方式和話語系統都是反人性的,不但不可能在大眾中自然產生,而且容易被人性所排斥。更何況共產黨本是西方舶來品,是被唾棄的政教合一的獨裁體系,與中華傳統文化極為抵觸。中共要想立足,就必須營造一個黨文化環境,改造思想就成了必須而迫切的一步。
改造的重要一步就是批判中華文化的信仰之本——儒釋道。同時,民間的傳統觀念,乃是三教所確立的價值觀在世俗中的反映。這些觀念早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也容易使人上溯其宗教根源,因此對傳統觀念的批判,也是中共從中國人的思想里根除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信仰的重要一步。這樣,中國人就喪失了對中共及黨文化的辨別和判斷能力。
中共對儒釋道的批判和對傳統觀念的批判清除只是屬于“破”的一步,同時中共還要“立”它需要的思維方式,如斗爭思想、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以及進化論與現代科學,從而讓人系統地接受中共以無神論為基礎的邪說,進而再制造并維護適合中共生存的社會環境。這就是中共進行系統的思想改造的后果。
1. 批判儒釋道
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儒、釋、道家的影響深入到中國社會各個階層。
中國儒家尚“仁”、尚“義”,孔子講“見義不為,無勇也”,又講“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儒家的天命觀深入民間,《論語》中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中庸》開篇講“天命之謂性”,指出人的根本特性乃受天所命。
在古人看來天是萬物之本,是一切價值的源頭。人的生命既由天所賦,此生的目的即在回歸天命,實現內心向善的要求。被儒家視為群經之首的《周易》講“三才”,即天、地、人,天生人,地養人;人又可以取法天地,“與天地合其德”。天地的運行則遵循不變的天理。老百姓相信一個高高在上而又制約人世間一切的“天”,用“不變”的天理衡量人間的一切。儒家思想維系著道德與社會秩序。
佛家講善,講慈悲、講忍辱,重視生命,信奉眾生平等。在中共建政之前,佛家的六道輪回、積德行善、因果報應已成為百姓的常識,即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客觀地講,佛家“善惡有報”的觀念對于穩定社會、維持人的道德,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道家強調“真”,強調清靜無為,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的統一,達到返本歸真的目的,即所謂“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國的中醫與氣功皆源自道家,此外服氣、煉丹乃道家養生之道,道家占卜與預測之準確則讓人嘆為觀止,大道修煉者更有肉身成道、羽化成仙的神跡。在世間層面,當今天人與自然的關系越來越對立,環境問題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話題之一時,道家思想也引起各國學者的重視,更顯出其特殊的價值。
對于中共來說,儒家的“天命”、佛家的因果報應、道家的無欲無求、與世無爭是中共發動“階級斗爭”的障礙。儒釋道經典確立的道德觀,是中共樹立自己道德權威的障礙,也阻礙了中共造反、革命、專政等政治運動。佛道兩家修煉都讓人超越生死,儒家讓人舍生取義,這是中共利用物質手段來控制整個社會的障礙。佛家的涅槃彼岸、道家羽化成仙的遺跡與道法自然的精神、儒家的天命觀都被中共視為宣傳無神論的障礙。
1) 批判儒家
(1) 批判孔子
儒釋道三教中最溶入生活的還是儒家思想,蓋因中國人一直以家族為生活中心,而儒家文化所規范的正是家庭倫理,再將家庭倫理推廣到社會生活和政治中。
近兩千五百年來,中華文化的入世部分基本上以儒家文化為主導。自魯哀公立廟祭孔開始,漢高祖用儒家的禮節制定朝儀;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唐太宗追封孔子為文宣王,到清圣祖康熙大帝手書“萬世師表”四字于曲阜孔廟等等,歷朝歷代對孔子都有追封或祭祀,即使是在漢化程度最淺的元朝,元成宗也加封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對人類的影響早已超越國界,不僅日本、韓國、越南等亞洲國家承續了部分儒家思想,即使西方啟蒙時代的大哲學家伏爾泰也自稱是孔子的學生。
自漢代以降祭祀孔子的香火不絕。奪取了國家政權卻罵孔子、砸孔廟的事情只有共產黨一家而已。
中共從毛澤東開始就非常痛恨儒家文化,其原因在《九評共產黨》的第六評中已有分析,此處不再贅述。毛喜歡秦始皇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因為他與秦始皇一樣采用法家的詭詐權謀禍亂國家,特別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尤為毛欣賞、仿效和超越。
倡導“文、行、忠、信”的孔子被中共罵成“一切舊理論的師表,惡勢力的靈魂”,稱“自有生民以來,實未有如孔子罪大惡極,而為善人、大多數人的公敵者。今后,人類共起而攻之,可也!在古今中外所有思想家的言行當中,孔丘可算第一荒謬。”
上述潑婦罵街式的言論占據了中共批判孔夫子文章的主流,因為中共除了對孔子的言論進行斷章取義、玩邏輯陷阱之外,從來沒有拿出過、也不可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
中共對儒家的批判是以階級斗爭為出發點和基礎的,稱孔子代表了奴隸主階級的利益。今天在資本家已經加入中共,或者中共官員自己已經成為腰纏萬貫的權貴資本家或權貴地主的時候,階級斗爭理論破產到中共都不愿意提起的程度(當然并不妨礙中共以階級斗爭的手法繼續迫害異己)。此時回頭觀看對儒家的批判都成了笑話,因此中共為維護自己統治起見,也不得不假裝去褒揚孔子。最近幾年為了搞統戰,中共又在海外準備建所謂“孔子學院”,試圖利用自己批判過的孔子去騙向往中國文化的人。另一方面,大陸教學生背誦儒家十三經的民間學校卻被中共取締。
中共早在奪取政權之初,就出版了蔡尚思的《中國傳統思想總批判》一書(以下簡稱《批判》),對孔子進行詆毀、謾罵和批判。其中中共所慣用的邏輯陷阱值得概要分析,因為這些邏輯問題仍然是中共黨文化中大批判的重要手法。
第一種是斷章取義。從孔子要收取學費(束脩)就斷定孔子只為貴族服務,全然不管孔子“有教無類”的主張。孔子的學生中子路就出身貧賤。
第二種是張冠李戴,把別人說的話安在孔子的頭上。例如《春秋谷梁傳》為子夏的弟子所做,《批判》卻利用其中有關伯姬的論述部分攻擊孔子。
第三種是不當類推,從孔子說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得出“這無異于認‘國家興亡,匹夫無責’”的荒謬結論。把個人對待職位的態度類推到公民的義務上去。
第四種是不當類比。稱自漢代以降的獨尊儒術與秦始皇獨尊法家一樣,全然不顧儒家以道德感召人,而法家以賞罰來引誘和脅迫人的不同。
第五種是混淆原命題與逆命題的不等價關系。比如《批判》中說:“既然女子全是小人,就可想見男子全是君子了。”
第六種是扣“反科學”之類的帽子,稱孔子“違反自然科學”。
事實上,孔子談論的大多是倫理和政治層面的事情,這些都與自然科學無涉。正如不能用直尺測量重量,自然科學的原理也無法衡量人的行為的善惡。更何況孔子規定的“六藝”中包含“數學”,此為自然科學之基礎。
第七種是含沙射影。提出“三綱”者明明是法家韓非子、漢儒董仲舒等人,《批判》一書也承認這一點,但是指出婦女為守貞節而自殺的時候舉了幾個很慘烈的例子。這些例子與孔子毫不相干,恰恰相反,《禮記》記載,孔子的兒媳婦與孫媳婦都是再嫁的。然而在通篇批判孔子的大背景下,難免不讓讀者將《批判》一書中的悲劇算在孔子頭上。
第八種是挑動人的妒嫉心。《批判》一書專門渲染“孔子的貴族生活”挑動人的妒嫉心。事實上,如孔子所言“魚餒而肉敗,不食”等實為基本的養生之道,并非什么貴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