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
世民名字的由來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名世民,他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個兒子,母名太穆順聖皇后竇氏。隋朝開皇十八年( 598 ) 十二月二十二日, 出生在武功(地名,今陝西武功)正宮以外的宮室。當時有兩條龍在館門之外遊戲, 三天以後飛去。
高祖駐節岐州, 太宗當時只有四歲。有個書生自稱善於看相, 見到高祖時說:“您是貴人, 而且有貴子。”見到太宗時說:“龍鳳的姿容, 天日的相貌, 到二十歲,必定能濟世安民。”高祖害怕書生的言語泄露,派人追殺, 卻忽然不知去向。高祖疑為天神,因此採納“濟世安民”之義來作為太宗的名字。
智勇雙全 救主於重圍之中
隋朝大業年間,隋煬帝被突厥軍包圍在雁門,煬帝詔令招兵奔赴救援。太宗當時年僅十六歲, 隸屬於將軍雲定興, 他對雲定興說: “一定要攜帶旗鼓來設置疑兵。讓軍旗連綿數十里,夜晚就讓鉦和鼓聲互相呼應,胡虜必定認為救兵已大軍雲集,就會望風而逃。”雲定興採納了太宗的建議,突厥軍果真撤圍遁逃而去 。
太宗十八歲時,高祖因留守太原而陷於賊酋魏刀兒的重圍。太宗用精銳的騎兵突圍而進,弓箭所射,敵軍潰散,在萬眾敵營之中救出高祖。步軍援兵適時趕到,高祖與太宗又合力攻擊,大破敵軍。
少年時代的太宗聰明機智,高瞻遠矚,臨危不亂,剛毅果斷。李世民生於亂世而心懷大志,他見隋煬帝昏庸無道、民心渙散,遂勸父起兵。爾後四、五年間,南征北戰,東殺西討,先後消滅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為其父李淵即位稱帝、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