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北京市住建委數據,從9月1日宣布跟進實施首套房貸款「認房不認貸」政策,一直到9月4日,北京全市的新房網簽成交量,平均每天只有174套,低於前一週的平均每天230套;北京全市的二套房網簽量平均每天也只有257套,低於前一週的平均每天474套。
房產中介鏈家公司的數據顯示,由於成交量低迷,北京的二手房掛牌房源不斷增加,9月1日以來又激增了4000多套,使得全市二手房掛牌總量達到15萬5千套。
跟北京一樣,在9月1日宣布「認房不認貸」政策的上海市,住房網簽量也沒有好轉。根據上海住建委數據,9月1日到4日,上海全市新房網簽成交量,平均每天為366套,低於前一週的日均659套。
樓市低迷,直接受影響的是開發商。據澎湃新聞和外媒彭博社今天(5日)報導,中國龍頭房企碧桂園由於流動資金短缺,已經確定無法兌付合計103億元將要到期的七隻境內債券,正在尋求展期,而境外債方面,雖然稍早之前勉強在寬限期內完成對兩筆債券的兌付,但未來同樣也面臨高度違約的風險。目前國內前50⼤⺠營開發商當中,有34家已經出現海外債務違約。剩下16家,包括碧桂園在內,僅今年9⽉份就必須支付合計14.8億美元的債券票息或本⾦。其中任何一家違約,都可能使國內樓市發生劇烈震盪。
而據自由亞洲電台4日報導,不只是開發商面臨債務危機,樓市低迷也導致中國部分城市的基建和拆遷⼾安置費出現資⾦鍊斷裂。比如在河南鄭州,原市委書記吳天君當年發動運動式⼤拆⼤建後,由於沒有社會資金進入投資,當地官方於是強制性削減給拆遷⼾的「過渡費」,而且時常拖欠支付,導致多達數⼗萬拆遷⼾的基本安置成了問題,大批民眾無房可住,目前僅鄭州市的中原區就有5.5萬⼈仍在流離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