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銹病(Rust)顧名思義,其病狀如銹。不過, 并不是一目了然枝葉都像生了銹似的。銹只出現在葉背,因這種真菌在濕潤壞境才大量繁殖為害。
銹 病真菌入侵玫瑰大約可分三個階段,首先在葉面的潮濕角落入侵,出現黑色的班點,并不易察覺,一般用手持放大鏡撿查;其次當潮濕、溫暖的天氣出現(如昆省北 部夏初)在葉背大量繁殖出現橙色銹點,持續潮、暖的天氣, 很快就迅速蔓延四周, 此時較易覺察,最后至橙色斑鋪滿葉背葉色己失去光澤,褪色,已難以挽救紛紛落葉。
19世紀此病在歐美大量發生,以至大片玫瑰園被毀,一些敏 感品種己被此病所淘汰。
今天人們己似乎忘了銹病的災害性。一方面長期的育種工作己吸取教訓排除了不少劣種并培育抗銹病新種。另一方面,病害的大規模出現多半是天氣環境對病菌有利 的年頭,比如前年澳洲遇上第二年連續性高溫干旱,樹勢明顯衰退,入秋后又碰上濕暖天氣,雪梨地區就有個別地區出現玫瑰銹病,可見遇上連續惡劣天氣便要勤檢 查病葉了。
對付這病的農藥以Mancozeb和Zineb最好,傳統的石硫合劑(Lime Sulphor)也仍可用,往往要連續噴兩年才能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