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2年3月9日】(本台記者贺景田綜合報導)俄烏戰爭正在推升原油和大宗商品價格飆漲,通脹憂慮高企。伴隨全球資本市場劇烈動蕩,中國股市在3月9日突然暴跌,收盤跌幅卻大有縮窄。市場人士表示,有跡象表明,國家隊資金入市維穩,防止市場發生系統性風險。
中國股市突然大幅下挫
周三(3月9日)午後,中國股市滬綜指一度暴跌4.4%;滬深300指數至多崩跌4.6%,收挫0.9%,兩大指數盤中均探至20個月低位。滬綜指最終收挫1.1%,為連續六個交易日下跌,收盤並創超16個月新低。
滬深300金融地產指數一度急跌4.9%,後收低2.1%;券商ETF512000.SS盤中暴跌6.4%,最終收低2.4%。
路透報導,華北一私募人士表示,市場如果發生系統性風險,出現極端情況,國家應該有必要出手乾預。
據他判斷,從金融類和金融類ETF的反彈走勢來看,明顯有國家隊進場的跡象,因為通常的資金基本上不會去買大金融股票。
此外,一些權重公司近期罕見發布月度經營數據,部分市場人士解讀稱,這是監管藉此引導市場預期。
中共總理李克強上周六宣讀的政府工作報告稱,要做好經濟金融領域風險處置工作,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運用市場化等方式化解風險隱患,“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華興證券(香港)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龐溟表示,對於北京當局來說,A股市場的穩定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現在也不提什麼“慢牛”了,就要穩定,穩定就有一致的預期,沒有穩定預期,很難去做任何長遠的投資或者政策推行。
全球風險資產受到重創
路透報導,持續的地緣衝突重創了全球風險資產,權益市場陷入猛烈波動,大宗商品市場風波進一步拖累了本已脆弱的市場情緒,北向資金近期亦加速流出。
據港交所數據,北向資金今日(3月9日)凈賣出109億元人民幣A股,周二大幅凈賣出87億元,周一凈賣出約83億元,三日合計凈賣出約279億元。
華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龐溟指出,現在證券市場對地緣政治風險進行重估,認為衝突不會短期結束,這導致投資者可能會把困難和風險點想得較多一點,進一步調整權益類資產估值。同時,在俄羅斯被美國制裁的時候,中國機構和公司同俄羅斯合作,可能也會受到制裁風險,A股市場對此有所擔心。
美國主要股指周二在震蕩交投中收跌,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前一交易日大幅下跌,確認進入熊市。歐洲股市周二受美國禁止俄羅斯石油進口拖累收低,德國和意大利股指確認進入熊市。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俄烏衝突升級直接推高大宗商品價格,對於全球經濟復蘇造成了重大的衝擊,也引發全球通脹再起,另一方面也導致美聯儲加息的步伐可能會被動加快。
他認為,現在這些外部因素還沒有解決的這種跡象,也無法預計俄無衝突何時能夠通過談判達成協議,所以當前還是要謹慎對待市場的調整。
華爾街投銀業務繁盛景象戛然而止
彭博3月9日報導,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令市場和各國經濟陷入混亂,華爾街投行的首次公開募股(IPO)業務及大規模併購最近幾周戛然而止。這一點在歐洲尤其明顯,一家資深交易撮合機構預計併購費用將下降三分之一,股票承銷收入甚至會錄得更陡峭的降幅。
報導稱,這場戰爭的連鎖反應是深遠的,許多領域的市場關閉。彭博整理的數據顯示,自2月24日俄羅斯開始入侵烏克蘭以來,歐洲交易所的IPO交易只有1.1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約為28億美元。在北美,同期IPO規模從一年前的240億美元下降到17億美元。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帶來的不確定性正促使企業“在財務上採取保守態度,囤積現金而不是開展交易”,曼徹斯特大學銀行學高級講師Ismail Erturk說。
自戰爭爆發以來,斯托克歐洲600銀行指數已下跌約五分之一。
摩根大通的交易主管周二表示,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隨之而來美國和歐盟制裁的影響,很多客戶正面臨“極端壓力”。
責任編輯: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