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2年3月9日】(本台記者贺景田綜合報導)美國情報界在周二舉行的全球威脅聽證會上表示,中共是美國最迫切威脅,俄國其次,雙方關係近期親密起來。不過,中共看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受到國際制裁後“感到不安”,正在為其沒有批評俄國而付出代價。風傳媒評論則說,從戰略角度看,中共在俄烏戰爭中減輕了來自西方國家的壓力,是這場危機的獲利者。
美國情報界將中共視為最迫切威脅
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周二(3月8日)針對全球威脅召開聽證會,美國情報界領袖出席作證。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Avril Haines)表示,儘管俄羅斯和中國(中共)之間的關係近年來變得緊密,但後者在看到國際社會反制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動後“感到不安”。他還說,中國(中共)正在為其沒有批評俄羅斯行為而付出代價。
美國情報界2022年度國家威脅評估持續將中國(中共)視為最迫切威脅,其次是俄羅斯,之後是伊朗和朝鮮。
在全球聚焦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行動之際,海恩斯指出,中國(中共)和俄羅斯之間的結盟關係日益緊密。
海恩斯在聽證會上說,“我們可以在一系列領域看到,經濟、政治、安全都是如此,而且(中俄合作)預期還會持續下去。我認為那樣的趨勢會有一個限度,但儘管如此,這仍然是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時任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的科茨(Dan Coats)曾在2019年國會聽證會作證時說,北京和莫斯科正投入大量資源,以爭奪技術和軍事優勢,“兩國的關係比1950年代中期以來的任何時候都還要更加緊密”。
美國之音3月9日報導指,這樣的評估普遍獲得了出席聽證會的其他美國情報界領袖的認同,包括中央情報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
伯恩斯表示,俄中關係自2019年持續發展,但他認為北京目前正對發生在烏克蘭的一切感到不安。
伯恩斯表示,“我認為習主席和中國(中共)領導層對他們在烏克蘭看到的情況感到不安,他們沒有預料到俄羅斯會遇到這麼重大的困難,我認為他們也對他們與普京總統的密切聯繫可能造成的聲譽損害感到不安。”
他進一步稱,北京正密切關注着國際社會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和經濟孤立,“他們正面臨30年來較低的年增長率,我認為他們對這(危機)為全球經濟產生的影響感到有點不安。”
伯恩斯在聽證會上還說,北京在看到歐洲和美國團結一致反制普京的行動也感到不安,因為“他們(中共)重視與歐洲的關係,他們認為自己有能力在我們(美國)和歐洲之間挑撥離間”。
風評:中共是烏克蘭危機的獲利者
臺灣《風傳媒》3月8日發表評論表示,從戰略觀點看,可以說中共是烏克蘭危機的獲利者。當“侵略者普京”成了國際指責的焦點,世人對中共壓迫香港、侵犯新疆與西藏人權的關注也轉向飽受戰火摧殘的烏克蘭;而歐美對俄國的經濟制裁,也蓋過了要求中共遵守“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壓力。
文章指出,迄今為止,中共談到烏克蘭危機還是避開“侵略”這個字眼,也未明確表達過其對俄國軍事行動的支持,企圖保持所謂“客觀公正態度”等。這種模稜兩可的態度讓它在面臨全球一面倒地批判俄國的侵略行徑時,沒有像白俄羅斯一樣被視為俄國的同路人。而當被問到中俄關係時,它又強調雙方“堅定地站在一起”,“不受第三方的乾擾和挑撥”。
中共外交部部長王毅就稱,“不管國際風雲如何險惡,中俄都將保持戰略定力,將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不斷推向前進。”
烏俄戰爭衝擊了國際原油、天然氣價格,進一步推升通膨壓力,而在烏克蘭戰事爆發前,普京趁冬奧訪北京與中國(中共)簽訂長期、總值1175億美元的油、氣供應合約,這讓中、俄都吃下一顆定心丸──在歐美抵制下,俄國穩住中國(中共)這個大客戶,而中國(中共)也取得穩定油源。
不過,烏克蘭危機對中國的糧食問題構成衝擊,近幾年中國糧食進口不斷增加,而烏克蘭就是中國重要的“穀倉”。2020年,中國自烏克蘭進口農產品36.8億美元,比前一年度增加五成,主要產品包括玉米、大麥、葵花籽油及葵花籽粕等。其中,中國有三成玉米來自烏克蘭。
風傳媒的文章最後說,如果中共能順利穩住能源、糧食供應,利用寬鬆的財政、金融手段“加槓桿”,它將能夠在二十大前鋪陳一個“欣欣榮景”。至於這個榮景是不是假象,泡沬會不會破裂,那就等二十大結束後再來傷腦筋吧。至少到現在看來,習近平還是烏克蘭危機的獲利者。
責任編輯:林莉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