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6年12月8日 節目時長:40’48”
************************************************************************
內容講述:
- 11月22日(星期二)是中國節氣的小雪,溫度至11月26日(星期六) 驟降至13度,亦不時下著大雨;日本、韓國、北京、中國東北溫度驟降至零下5度,更不時下著大雪,有5釐米深。由此可見,中國的傳統歷法真的非常准確。
- 今年10月12日,新一屆立法會首日會議進行議員宣誓。青年新政梁頌恆及游蕙禎以英文宣誓,梁頌恆將誓詞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改為 「People’s Republic of Shina」,而游蕙禎更將誓詞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改為疑似粗口的「People’s Refxxking of Shina」。其中「Shina」讀音疑似「支那」。
- 「支那」一詞最早出現於隋唐翻譯的大乘佛教經典,以「支那」稱呼中國。「China」亦都是從「支那」翻譯而來。在歷史上,將中國稱呼為「支那」的不乏中國的愛國人士,可見「支那」只是一個名詞而矣。
- 1894年甲午戰爭後,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蹂躪,引起了一股強大的仇日情緒。1915年,中國留日學生彭文祖在《盲人瞎馬之新名詞》一書中指出「支那」是一個貶詞,是對中國人的奇恥大辱。1921年,郁達夫在《沉淪》中解說日本人叫中國人作‘支那人’,比我們罵人‘賤賊’還更難聽。
- 日本侵華時期,「支那」一詞就感染著日本侵略的野心、殘暴的思想和日本軍國主義。日本侵華的歷史、日本人對中國人蔑視的心態與及日本人對運用「支那」一詞所附加歧視中國人的意識促使中國人對「支那」一詞反感。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日本政府在1946年終於正式向全國發出〈關於回避使用支那稱呼之事宜〉的通告,全面禁用「支那」這個詞語。
選曲包括:“Les Miserables”《悲慘世界》插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劉家昌《梅花》、李香蘭《支那之夜》、葉楓《蘇州夜曲》、鄧麗君《夜來香》、周璇《何日君再來》和蕭邦《A大調波蘭舞曲,作品編號40第1首「軍隊」》。
************************************************************************
每周播出時間: 周四:5:00pm – 6:00pm
頻段:FM96.9
短信、留言號碼:650-395-83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