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押後的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將在今年12月19日舉行。自中共人大在今年三月通過《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後,民主黨是否參選成為關注的焦點。
近期經常撰文放話的資深建制派、全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近日在報章上撰文稱,民主黨正面臨「生死存亡」的抉擇,若杯葛立法會選舉,等於對抗中央,是「攬炒民主黨」,又說若全面禁止參選就只有「死路」一條。
特首林鄭月娥周二(24日)出席行政會議時,回應民主黨是否參加選舉的問題時說,若有政黨有大批黨員,但又不議政、論政及參政,就會令人懷疑有關政黨的存在價值,亦會有點奇怪。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回應林鄭時表示,民主黨是一個致力追求民主的政黨,黨內奉行民主機制,有關是否參選本屆立法會,黨員會於9月會員大會時按各人對政治形勢、未來發展、風險及動員能力等的評估作判斷。「正如一個領導人因判斷錯誤,弄至民怨沸騰、社會分化、移民湧現,不單沒有下台,反而意慾尋求連任,也令市民感覺十分奇怪。」
他又批評林鄭當局,今年7月當局放風將DQ(取消資格)區議員,並追討區議員津貼開支及酬金,導致多人被迫辭任。「由年初約80名區議員,至今只是餘下27名,多區更出現首次全無議席,早就嚴重影響地區動員能力,相信不少黨員會在9月底參選立法會投票中,會考慮這個因素。」
羅健熙並指,林鄭的言論前後矛盾:「港府過往曾多次表示,香港政黨人數不多,現突然又指政黨有大批黨員,更是前後矛盾,亦令人奇怪。」
他強調,只要政黨仍然代表部分市民聲音,即使不參選亦會有生存空間。
早前公民黨主席梁家傑曾表示,該黨「選舉政治之路,已經行盡了」,但仍有公民社會的角色,冀可「覓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