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全國政協會議4日下午在北京大會堂開幕。中共政協主席汪洋在開幕式上作工作報告時,在涉及港澳的部分,篇幅大減,並連續第二年沒有提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字眼,就連2020年提及的“一國兩制”,也不見了蹤影。
汪洋在報告中提到政協常委會,強調強化港澳委員政治責任,支持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鼓勵港區委員推動香港國安法,等等。
對於未來1年的工作部署方針,汪洋在報告中要求必須全面堅決支持實踐“愛國者治港”的原則,增進港澳青少年所謂的“愛國主義”教育等。
翻查往年的報告,自2014年到2020年,中共政協主席的工作報告,都有提及“一國兩制”,例如2019年的報告,當中提到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2020年的報告則只剩下“緊緊圍繞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而到了2021年,“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一國兩制”的字眼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愛國者治港”。
美國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陳奎德對自由亞洲電臺分析說,“愛國者治港”基本上指的就是擁護中共的人治港。也就是說,這基本上排除了泛民主派人士當選特首的可能性,中央從候選人資格方面就封殺了這些不對他胃口的人。
同樣是工作報告,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5日宣讀的報告在涉港問題卻和汪洋的差異很大。李克強的報告並未提到“愛國者治港”,仍要求繼續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12字方針。
李克強還提出要完善特別行政區與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
按中共開兩會的慣例,李克強和汪洋的報告都經過數次校對,層層審覈,而兩份報告卻對香港問題各說各話,不得不令外界浮想聯翩。目前習近平爲在中共20大做準備,掃清一切障礙,中共內部矛盾也達到白熱化。而此次報告凸顯中共內部就處理香港問題的意見不一致。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爲,要分析目前北京處理香港問題的手法,必須連結明年舉行的中共20大。北京現時的當權者,視香港爲20大的“不穩定因素”,擔心政敵利用香港問題攻擊他。所以在這樣的“思覺失調”之下,他就不斷有很多敵人。
劉銳紹表示,中共當權者認爲的這些所謂的敵人,在國內利用香港來反對他,這些人有的時候會藉助香港幅射回國內,這就涉及中共的政治或政權安全。
“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共前黨魁鄧小平在1984年提出的“五十年不變”方針。全文包括“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現有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該方針被載於《中英聯合聲明》第三條及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五條相應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根據五十年不變方針,香港承諾實施一國兩制的時間截至2047年6月30日。
然而50年還沒到一半,中共就開始大肆干預香港的司法、新聞、言論自由。日前,中共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講話中釋出信號,稱要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必須始終堅持“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港”取代“港人治港”令香港社會一片譁然,隨後親中的香港01稱,3月召開的人大會議恐將大幅修改香港選舉制度,確保參選人都是“愛國者”。修改後的香港新選制包括設立“參選人愛國者評審機制”,以保證“入閘參選者均是愛國者”。
5日召開的中共人大會議宣佈將審議有關改變香港選舉制度的決議草案,草案內容包括大幅減少直選立法會議席的比例,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的原則,建立所謂“有香港特色的新民主選舉制度” 。
陳奎德分析說,這是爲了保證中共中意的香港特首等職位候選人,在下一屆選舉時能夠當選。泛民派勢力在去年的區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所以中央決定削減這些議席,這是想公然地、直接地、赤裸裸地剝奪港人的基本選舉權,把一切選舉由中央掌控。
陳奎德說,建立“有香港特色的新民主選舉制度”,也只不過是換個詞來說,實際上就是讓中共掌握更大的操控權,因此新的選舉制度就是沒有真正選舉的制度,中央試圖把過去僅有的一些選舉的不確定性全部排除掉。
近年來香港民主自治狀況不斷惡化,中共去年在香港強行推出《港區國安法》後,多名民主派人物逃出香港,港府更是抓捕了黎智英、黃之鋒等多名民主派重磅人物,隨後還以涉嫌“顛覆國家政權”對去年民主派立法會初選的50多名民主派人士大肆抓捕。這些民主派作爲一種政治勢力基本失去集體抗爭的力量。而人大這次提出的修改選制將把他們徹底排除在立法和行政部門之外。
新加坡聯合早報駐京記者韓詠紅說,北京的這個動作將改變香港選舉遊戲規則,比國安法的影響“更廣、更徹底”。
美聯社指出,這將是香港民主運動的一大倒退。香港基本法規定:北京承諾香港最終將實現普選。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表示,香港的政治形勢將會因此倒退至上個世紀70年代,這是對北京作出的香港民主循序漸進發展的承諾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