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立陶宛國家廣播電台(Lietuvos nacionalinis radijas ir televizija,LRT)報導,中共駐立陶宛一位外交官員5月初出境,於5月18日返回維爾紐斯機場(Vilnius Airport)時因簽證問題被拒絕入境。目前境內無中共外交官員留任;中共駐立陶宛代辦處公告,領務暫由拉脫維亞使館代管。
根據邊境記錄顯示,這名官員雖持外交護照,但因未持有效外交證,且逾越申根區對外交人員免簽停留的90天期限,遭拒絕入境。他在機場滯留9小時後被遣返至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İstanbul)。
立陶宛外交部也向波羅的海新聞社(Baltic News Service,BNS)證實,目前立陶宛境內沒有具備合法資格的中方外交人員。
中共駐立陶宛代辦處網站於本月9日深夜發布公告,自11日起領事證件業務將由駐拉脫維亞使館代管。
報導說,立陶宛先前退出中共主導的中東歐“17+1”合作機制;2021年底立陶宛設立臺灣代表處後,北京當局對立陶宛祭出外交與經濟制裁,並將雙邊外交關係級別由大使館降為代辦處,立方也召回駐北京大使,雙邊關係進一步惡化。儘管立陶宛與中共之間仍保有正式外交關係,但雙邊溝通已轉由中共駐歐盟代表團負責。
一位立陶宛官員告訴記者,立陶宛以一系列措施回應來自北京的壓力,其中之一是不接受以“中國代辦處”名義所出具的文件。即所有中共外交人員入境執行職務前,文件申請必須以“中國(中共)駐立陶宛大使館”正式名義提出。若未依規定,相關人員或將被列為“不受歡迎人士”(persona non grata)。
而過去數年中共的外交官員仍依持有2021年前核發的外交證留在立陶宛。中方試圖以“代辦處”名義延續外交人員駐任,但立陶宛方面不予承認,並拒絕發放新的外交證件。當證件過期後,中方人員就得改依申根區對外交護照持有者的免簽規定停留。
據報導,2024年底,立陶宛曾以違反外交規範為由,驅逐3名中共外交人員,其中一位外交官員在德魯斯基寧凱(Druskininkai)肇事後逃逸,警方後來發現其外交證已失效,將其列為“不受歡迎人士”驅逐。
今年5月,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莫斯科,出席俄羅斯舉行的蘇聯戰勝納粹德國“勝利日”(Victory Day)80周年閱兵儀式,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舉行高層會晤,引發國際關注。立陶宛國會議長斯克韋爾內利斯(Saulius Skvernelis)對此表示,考量到中俄關係日益密切,立中關係“不可能回到過去”。
前立陶宛總統格格里包斯凱特(Dalia Grybauskaite)直言,立陶宛不需要為支持俄羅斯的中國付出外交努力。她提醒,中國曾參與俄羅斯在莫斯科舉辦的“勝利日”(Victory Day)活動,並持續提供各類協助。
立陶宛總理帕魯克斯(Gintautas Paluckas)則表示,中國參加俄國舉辦的戰勝納粹紀念日活動,不會改變立陶宛對中立關係的基本立場。
2024年底帕魯克斯上任總理後,有意恢復正式外交關係。帕魯克斯曾表示,立陶宛已向中共當局遞交關於如何恢復外交代表機制的提案,等待中方回應,但他未具體說明內容。
對此,立陶宛外交部長布德里斯(Kestutis Budrys)指出,立陶宛亦期待中方外交人員在立陶宛境內能依法獲得外交認證與豁免權,確保雙邊互惠原則。他強調:“外交關係仍在,但代表層級存在困難,這並非立陶宛所致。”
令媒體矚目的是:帕魯克斯與布德里斯均強調,立陶宛沒有考慮更改臺灣代表處的名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