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報道,歐盟內部市場專員蒂埃里·布雷頓 (Thierry Breton) 周一對外表示,已經向中國 “全球速賣通” 發出正式提供信息要求,是否採取措施保護消費者,歐盟委員會已經就該電商有可能銷售假藥的問題展開調查。這也是歐委會在今年8月實行《數字服務法》(DSA)後首次在涉及電子商務領域的調查。
“速賣通” 必須在今年11月27日之前向委員會提供所要求的信息。根據對其答覆的評估,委員會將評估後續步驟,或將根據DSA第66條正式啟動程序。
根據DSA第74(2)條,委員會可以對信息請求中提供的不正確、不完整或誤導性信息處以罰款。如果經證實該電商平台長期違反規定,歐盟有可能對其處以嚴厲罰款。在極端情況下,罰款金額可達該集團全球營業額的6%。
報道說,今年8月,歐盟的出台新法律《數字服務法》保護消費者,要對在歐洲運營的互聯網公司提出了更嚴格管理。
在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後,布魯塞爾已於上個月針對三家社交網絡平台 TikTok、臉書(Meta)和X(前推特)展開是否限制散布假新聞,暴力仇恨言論等展開調查。
布雷頓稱,歐盟實行的《數字服務法》正式向全球速賣通發出信息請求,要求全球速賣通提供更多信息,說明其為履行風險評估和緩解措施相關義務而採取的措施,以保護在線消費者。這不僅涉及剔除仇恨言論和虛假信息等,還旨在確保撤回那些通過在電商平台在歐盟銷售的非法或危險產品,特別是在網上傳播假藥等非法產品方面。本次針對 “全球速賣通” 展開的涉嫌銷售假藥程序只是第一步。
據報道,“全球速賣通”,英文名:AliExpress,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面向國際市場打造的跨境電商平台,被稱為 “國際版淘寶”,於2010年正式創立,目前已經開通了18個語種的站點,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阿里巴巴也一度成為了政府的 “寵兒”。
“全球速賣通” 面向海外買家客戶,通過支付寶國際賬戶進行擔保交易,並使用國際物流渠道運輸發貨,是全球第三大英文在線購物網站。
“全球速賣通” 上有三類物流服務,分別是郵政大小包、速賣通合作物流以及商業快遞。其中90%的交易使用的是郵政大小包。其業務覆蓋服裝、家居、飾品等共30多個類目。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更成了資本追捧的對象。
多年來,阿里巴巴在國內與其主要競爭對手、運營遊戲和社群媒體平台的巨頭騰訊在各種業務領域展開過激烈競爭,做法包括阻止自身平台的用戶在對手提供的服務上花時間等。
2020年秋天,馬雲在政府官員面前發表具挑釁性的談話,成了當局掃蕩網路平台的開端。據稱,習近平還譴責了民企資本無序擴張。
沒多久,馬雲消失了3個月,市場謠言四起。2021年4月,中共當局以阿里巴巴濫用市場主導地位為由,重罰阿里180億人民幣。
短短几年間,馬雲和阿里巴巴從北京寵兒、資本追捧對象,最後落難成殺雞儆猴的對象,最終將其帝國分拆成6家子公司,被外界視為中國經濟瘋狂增長結束的象徵,甚至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在國際上,2022年2月,《印度快報》(The Indian Express)列出了印度政府自2020年6月以來禁用的所有APP名單,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 “全球速賣通” 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