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 韻薇
*********************************************************************
2023年9月10日 節目時長: 09’20”
*********************************************************************
【神傳故事】209 _ 太后臨終前 竟讓皇帝不要把皇位傳給兒子
華夏是一個充滿神傳文化的「地方」,古籍中記載好多修煉人的故事。佛家、道家、民間傳奇。在歷史上流傳了幾千年,而經久不衰,世代相傳,源遠流長;有教化人心,道德回升的警世作用。而家就等我們通過【神傳故事】這個節目,再去領悟人生的真諦。
大家好!歡迎來到【希望之聲】【神傳故事】這個節目,我是韻薇,今日同大家分享的主題係:太后臨終前 竟讓皇帝不要把皇位傳給兒子
《三字經》裡說:「夏傳子, 夏朝把帝位傳給兒子 , 這是天下屬於一家的開始,家天下 , 帝王把國家睇成係自己的私產, 世代相傳。」從大禹把王位傳畀兒子開始,中國一直延續著父傳子的王位世襲制度。但是有一個朝代,皇帝竟然把帝位傳給親弟弟,這是什麼原因呢?
就在北宋剛剛建立的第二年,王朝的第一任太后——杜太后因為重病去,臨終前要立一份神祕的遺詔。正史的記載是這樣的:當時,開國皇帝宋太祖在太后身邊,日夜侍奉湯藥,太后臨終時,特意召見了功臣趙普。
太后問皇帝:「你知道天下是怎麼打下來的嗎?」孝順的宋太祖非常擔心母親的病情,哭得很傷心,不能回答。太后繼續問他,太祖才說:「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為祖先和母后積了大德。」太后卻說:「不對,是因為係你之前的周世宗讓小皇帝治理天下罷了。如果周朝有年長成熟的賢人做皇帝,天下還會是我由哋大宋的統治嗎?」
因此,太后立左遺命:「你去世後,應該把帝位傳給弟弟。天下這麼大,政務又這麼複雜,如果宋朝能立長者做君王,這才是國家, 人民的福氣啊!」太祖立刻跪拜,哭泣著說:「皇兒 ,不敢不聽從母后的教導。」於是,太后命趙普把剛才說的話寫成詔書,在結尾簽署下處款「臣普書」。完成後,太后把遺詔藏在金櫃裡,由專人保管。這個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金匱(跪)之盟」。
後來,宋太祖駕崩,帝位果然傳給了他的親弟弟趙光義,也就是宋太宗。按照親疏關係來說,太祖肯定是希望讓兒子當皇帝的。但是每個王朝在剛建立的時候,基礎不穩固,太祖為了宋朝建基大業,願意放棄兒子的利益,可見他是一位顧全大局的明君。而從他和太后的這次互動中的結果,我們也能看出,太祖是一位重孝道、守承諾的賢人啊!
當然,杜太后也是一位深明大義的女性,所以她的話才會對皇帝有很大的影響力哦!這裡再跟大家分享杜太后生前的小故事。太祖黃袍加身,剛剛登基稱帝的時候,有人趕來報信:「您的兒子當上皇帝啦!」太后卻只是輕描淡寫講了一句:「我的兒子素來有大志,今天看來果然是成大居事的人啦。」
到她本人被正式封為皇太后時,看到滿朝大臣恭敬地拜賀,太后又變得悶悶不樂,愁容滿面。有人勸她:「臣聽說『母憑子貴』,現在您的兒子做了皇帝,您為什麼不高興呢?」
太后說:「我聽說『做皇帝難』,皇帝是萬民之主,如果他治國有道,皇位就可以長久;一旦國家失去控制,想再當回老百姓都不可能了,這才是我憂慮的啊!」太祖聽到後,立刻對母親說:「我一定聽從您的教導!」杜太后只當了一年太后,卻在正史中留下三次談話,這在歷史上也是很罕見的吧!
自己的兒子突然當了皇帝,做母親內心豁達的對待;自己做了地位最尊貴的女性,卻清醒地認識到治理國家的重要性。杜太后這種淡泊名利、憂國憂民的品德,也對皇帝起到了很好的輔佐和督促作用,她不愧是身居宋朝后妃的第一位啊!
拓展閱讀:不傳位給兒子的皇帝還有誰?
一般來說,皇帝都會選擇嫡長子(正妃所生的長子)作為皇位繼承人,少數也有傳給兄弟或者其他人的。這倒不是因為這些皇帝對兒子有什麼偏見,而是從治理國家大局出發,選擇真正有才能、有德行的賢人,承擔治理天下的重任。就像上古聖王堯、舜、禹通過禪讓制度(讓更賢能的人統治國家, 將權力讓給異姓)傳遞王位一樣, 這其實是一種對國家、對百姓都負責的做法。我們就來看看,歷史上還有哪些傳賢不傳子的皇帝吧!
孫吳政權奠基者孫策,傳位給弟弟孫權。孫策雖未稱帝,但是三國鼎立的時代,孫策平定江東,算是吳國的第一位首領,可惜英年早逝。臨終前,孫策沒有將東吳事業託付給年幼的兒子,而是選擇德才兼備的孫權。《三國志》記載,孫策曾對孫權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而孫權的確不負眾望,將父兄的霸業不斷發展,成為東吳的開國皇帝。
宋高宗趙構,無長子嗣(繼承帝位),就傳位給養子宋孝宗。由於宋孝宗的即位,宋朝皇位終於回歸太祖趙匡胤子孫一脈,也算是「物歸原主」。孝宗還是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宋史》稱讚他「卓然為南渡諸帝之首」。比如他為岳飛冤案平反,力主收復中原失地;整治貪官、重視農業,南宋從動亂進入中興時期,史稱「乾淳(敦)之治」。
明熹宗朱由校,子嗣(繼承人)早夭,傳位給弟弟明思宗朱由檢。明熹宗是歷史上罕見的「木匠皇帝」,在朝政上沒有什麼建樹,但在臨終前決定傳位給弟弟朱由檢。《明史紀事本末》記載他的話:「吾弟當為堯舜之君。」朱由檢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崇禎皇帝,也就是明朝最後一位皇帝。但是他本人勤於政務,大力清除閹黨(以宦官為核心的政治集團),力圖扭轉明朝的敗亡之勢。明朝滅亡時,他自縊(自殺)殉國,也是一位很有氣節的皇帝。
以上的主題已經同大家分享完,我係韻薇,下次節目時間再會。
************************************************************************
每周播出時間 :週一~週五:7am、2pm
24 小時不間斷:手機APP :SOH
希望之聲粵語網站:www.sohcradi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