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己擺脫炎暑的困擾,秋雨滋潤了大地,正是種植的大好時光。目前一盤盤,一盒盒的花苗,在超市在苗圃日見增多,該是美化一下家居環境的機會。
種什么?菊花可是個不斷為澳洲人所喜愛的花種,每年入秋,很多人就花三兩元買盒菊花,把它分種在盆內就有6━8盆,可植地可裝點廳堂,更可到開花期送給母親 和你專敬的友人。因為菊花是母親節重要的禮花,一束菊花表達了對母親的無限敬意。尤其當中的中國翠菊更是澳洲人專敬母親的一個好花種。在西方菊花的花語就 有“我愛的”深遠含意。
幾年前為記念聯邦成立一百周年, 首都的花匠還從蓬蒿菊中育成一更密集花型豐滿的聯邦小菊(Federation Daisy)。
對華夏子孫來說,菊花更具哲理性的含義,那是1600多年前陶淵明給菊花所寄予的崇高贊譽,他稱菊花為霜下杰,因為那時的北國己枯黃遍地落葉紛飛,唯有菊花冒嚴寒的威懾而挺立,體現了一般不可屈服的貞節。
倘若我們稍稍回顧歷史, 就更能理解何以菊花這么吸引人。
當時陶淵明為彭澤縣令,一天有人告知過兩天督郵就要來巡視政績了。按習慣,當地官員必須整冠束帶,彎腰行禮以迎接,可是陶淵明一聽那督郵的名字就憤然對妻子說:此人我十分了解,一向不學無術,更經常奉迎拍馬,欺上壓下為人所不恥,我怎能對這樣的人折腰迎接,于是便與妻子收拾行裝把官印封存,官服留下,二人乘 船回鄉種田為生,雖艱辛而心清意潔與大自然為伍,終于貧困體弱以終其生卻寫下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是他120多首詩中最能表達他對菊花最 崇敬的稱許,于是“不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為當時官階的奉祿)的陶令公就一生與菊結下深厚的友情,今天實可叫千百萬貪官無地自容了。
在家園中種上一些菊花, 豈不更可讓子孫銘記先人的祟高氣節。
菊花品類繁多, 有大如向日癸,小如一粒鈕扣的雛菊,而且花型千姿百態,花色五彩紛陳,而且「品性」也各異:有喜陽有耐陰, 有喜肥水, 有耐旱瘠, 有植于地,有植于盆……。適合家居各種環境,而且可播種,可插條自行繁育,自奉送友都是極好的美化材料,有些不同季節栽種就在春、夏、秋不同節日里開花, 是個理想的時花,因而華夏大地它已列為四大名花之一。
在下面幾集我們將挑選一些名種來討論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