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文】 子曰:“不患(1)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學而第一》)
【注釋】 (1)患:憂慮、怕。
【語譯】 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故事】 有一個人請一群客人吃西瓜,客人離開后,他發現家中的地板到處都有西瓜汁的污漬,整理起來很費工夫。這個主人愣了一下,他坐下來想:“咦!我請的客人怎么會這個樣啊!一點禮貌都沒有。”
后來他又想到:“唉!算了,反正吃虧就是占便宜,我忍耐可以提高心性,所以就算了,……下次我要記得請客時得請吃別的水果,……現在趕快來整理吧!”整理之際他又想到:“是我沒有考慮周詳,如果我事先鋪好桌布跟擺好桌椅再把西瓜端出來,他們就不會吃的滿地都是,下次改進吧!”
等到他打掃完畢,休息之余,他想到:“我把西瓜切成一大片一大片的,客人只好用雙手拿著啃,才會……下次,我應該先去皮,切成剛好大小,然后按人數一盤盤分好再端出去,大家用叉子吃,籽就可以吐在每個人的盤子里,這樣應該就沒問題了。”
后來,他更想到:“哎呀!只要我在廚房里先花點功夫,將西瓜打成汁,人手一杯,不用墊桌布,也不用吐籽,更方便,……哎呀!要是我早這樣想到就好啦!”
如果您是上述的主人,您的想法會是哪一種呢?如果我們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會不會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樣,首先看看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不計較別人的過失,只是考慮自己可以如何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會更加美好了。
聽眾朋友,謝謝你收聽《讀論語 學做人》,我們下次節目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