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希望的“美中關系”和中國希望的“中美關系”有什么不同?中美關係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收了紅杉木椅就真的”平起平坐”嗎? 奧習會后,中美為何各說各話?
************************************************************************************************* 尖鋒話題,新聞時事,百無禁忌,有理有節就唔怕講。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的粵語評論節目講開又講,我是Johnny,我是路橋,大家好。
路橋,六月八號美國總統奧巴馬和現任的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結束了在美國南加州非正式的會晤。雙方在會談當中就是不準朝鮮有核武和對抗氣候變遷上達到了共識。但在熱門的網絡間諜問題上卻各說各的,還有,兩國很奇怪的是對媒體說的話非常之不一樣。奧巴馬講的是:A new model of cooperation 既是一個新的合作方式。而中共的官方媒體,就把同一句英文,改成「A new model of major country relation」既是「大國之間的合作關係」。
我們應該和我們的聽眾朋友探討一下。中共現在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中共新的領導人到美國訪問的目的是什麼哪?奧巴馬,習近平兩國開完會之後,他們雙邊關係有沒有什麼改善或者是有什麼影響?美國希望得到的美中關係,和中國這邊得到的中美關係,有沒有什麼不同之處呢?路橋,能否講一講你的意見。
本來奧巴馬和習近平第一次會面,其實是第二次,習近平成為國家主席之後是第一次,應該是九月,到G20時才會面的。但是,今次習近平就訪問美國後園的三個國家,包括墨西哥,所以被奧巴馬招了去開會。可以看到美國其實很急的。在習近平上任之後,已經派了財長,另外國務卿,另外副總統拜登,都去過中國。似乎真的是有很多事是無法忍受中共,希望用各種所謂的交談、會談的方式去改變一些現象。
剛才Johnny你 講得很清楚的是網絡的攻擊,已經到美國最高的五角大廈裡面的很多部門,有七十多個項目,最機密資料被人偷了。所以這件事,對美國來講是國家恐怖主義,既是他覺得本土的安全受到影響。奧巴馬在強大的政經,議論和大企業的壓力之下,就招習近平到來見面,然後談這件事的(Johnny:嗯)。但是,似乎是無功而還。習近平的反應,事後根據外交部發言人所講:中國都是受害的國家,根本是在打太極,什麼都不做(Johnny:嗯嗯)。
美國一向在文化價值觀方面,就崇尚基督教文化,講的是博愛、人權。中共那兒,根本上,大家都知道是專制,內裡用迫害,用各種方法強烈壓制來得到和維繫他的政權。兩國在文化價值觀方面,根本上,是互相衝突得很利害的。在以往的十幾二十年,美中一路似乎都很親密,某程度上是親密的,其中一個大家知道是「利益」。「利益」,路橋你剛才提到,商界都給美國政府壓力是什麼為事哪?
第一個就是網絡攻擊,所有大的網絡公司,甚至包括Google(谷歌)、微軟,這些大機構都是受到「黑客」偷他們的知識產權各方面,很多大企業幾乎個個都試過。在這方面,他們覺得那麼辛苦研發出來的東西,就這樣被他(「黑客」)偷去了。
另外,很多大企業在中國的這十年裡,不是這兩年,十年內,都受到很差的待遇,生意越來越難做,關稅很重啊!很多所謂的條例,但那些條例不是真的有利予商業交易的,通常是地方官員用來拗計、拗錢。再加上最近的蘋果事件。前陣子、前幾年是谷歌(Google);谷歌(Google)被他趕出來了。
蘋果(Apple) 是受到中共鋪天蓋地的攻擊,主要是講他歧視,在中國,對客人待遇是不一樣的。其實,中共他更深層的目的,就是要趕走蘋果(Apple)。
其實,蘋果(Apple)在中國制造,為中國帶來無限的工作機會和經濟利益的。但是都受到這種待遇。所以很多的跨國企業,特別是在美國的大企業,就都很心寒。
是。從文化價值觀方面,美國立國時已經是這樣的了。
因為美國立國是以前歐洲新教徒,在歐洲被迫害,他們尋求信仰自由、尋求人權、尋求這方面而去了美國,因此立國之後,他都很崇尚那種在上帝前人人平等,講博愛、講人權,這都是他們立國精神的。但是重利益之後,尤其是美國商界阻了美國政界之後,他們將人權,將中國民眾的人權、民眾的利益淡化了。根本是違背了美國的立國精神。近幾年,重商主義走在前頭,造成了現在那種縱容了獨裁政權,縱容了好像中共那樣的惡行。其實對中共很多人權方面的批評是弱了。
美國因為為了入中國大陸做生意,所以將中國大陸,作為一個好像還未發掘的金礦。那麼大的國家,一定有很多生意可以做的了。所以以前過去的十幾二十年,美國的商界為了入中國,根本是完全投降。中共設的條件,他們通通遵守。進去時,可以說是全叩頭的了。當然,他們在外頭講:我們進去,可能將民主、人權、自由,將西方的理念帶進去哦!但是,實質上是什麼都沒帶進去。不只是什麼都沒帶去,進去之後,學了中共那套行賄、貪污,要送禮。學成了那套東西才會把生意做成。好了,現在近這幾十年,生意都做不成或者是越來越難做的情形之下。換言之,利益越來越淡了,不但不能促成中國和美國有更多的合作,反而成了一個反的因素了。路橋,你認為向後走,美國這邊,政府受到商界的壓力之下,他們會採取什麼新的行動呢?
今次網絡安全成為習奧會一個最重要議題,就是受壓之下的反應啦。如果沒改善的話,其實,美國都心知肚明是不可能改善,不過是先禮後兵,和你講過了。是一種所謂非常之友好、非常之密談的情況下,總而言之,已經和你講過了。以後再有什麼事呢,就不要怪美國了。這裡也有警告習近平的意思,既是說我們的底線來到這兒的了,你現在知道啦。假如,你踏過這個底線,那麼後果自負。
大家知道美國對反恐那個徹底程度。所以現在網絡問題已經威脅了他的安全,他會不惜工本,這是全國人民的共識,亦不是由得奧巴馬或者是那些競選出來議員的意願,(Johnny:嗯),所以,如果到他們反擊的時候是很強烈的。聽說,現在已經正在立法,將網絡安全和有貿易的國家掛鉤的。假如,再有「黑客」事情發生的話,那麼有可能嚴重影響和這個國家之間的貿易關係,好戲還在後頭!
另外是美國重返亞太這事也是非常之堅決,按照他們的國策2020年,美國百份之六十的軍力,將會是在亞洲而不是在大西洋,這事也是毫無轉圜的餘地。奧巴馬可以在這兒見習近平,但是,馬上見了之後,就和日本自衛隊舉行所謂奪島的演練。另外也當著習近平的面,奧巴馬一口拒絕了,習近平要美國不再賣武器予臺灣的要求,所以這方面現在是打真的,網絡戰是真的。另外,重返亞太也都是真的。這一切不只是講講而已,是實實在在有軍力,有佈署在那兒的。
嗯嗯!美國重返亞太幾時開始哪?是槍斃了拉登後開始的。換言之,以前美國是很顧慮,不想分兵對抗兩邊不同的挑戰。一方面,他們認為恐怖份子是他們的頭號敵人。所以當時,對中共他們採用了較為妥協的政策,希望得到他們對反恐的支持。後來,拉登死了之後,拉登的副手都被擊斃之後,美國就好像感覺不到太多恐怖份子的壓力了,所以他們重返亞太的決心也是在那時顯露出來。
其實,還有一事,就是奧巴馬被選上來,其實是草根階層選他的,他是民主黨,是藍領階層投票予他的。投票予他的藍領階層,最關心是什麼哪?是工作!是工作機會、就業機會,奧巴馬也投其所好,我會將失業率降下來,由百分之十,一路降下來,他真的能把它降下來哦,百分之十降到百分之七點多。經濟學家評論,如果奧巴馬政府可以每個月增加三十萬個新就業機會連續六個月的話,美國整個經濟也已經返回到它最好的狀態的了,現在還沒到那兒,但是越來越接近。加上美國的房屋,每季百萬的新屋在興建。那麼美國的就業率就越來越好,所以奧巴馬得到連任。
奧巴馬要做成美國的就業率增加,還有他一路在做的是把到大陸開的美國公司拉一部分回來,而且,他希望越拉越多。奧巴馬政府和中共現任政府有很多衝突,很自然的發生的哦。
但是,傳統來講他又很需要美國,所有的國家領導人都要去美國浸 一浸水,予以肯定一下,但是,又要在這個時候覺得自己是大國掘起,又說要和美國平起平坐。在國內就吹到,說:現在是東西陣營。東邊是中國,西邊就是美國,大家都是勢均力敵,吹水吹到那麼樣。在這方面,今次他們的黨媒就開足了馬力。
另外,大家都知道,內鬥都是需要習近平去美國走一走,回來之後,那個位才能坐得穩點點。但是,另外一方面,其實中共絕對是反美的。他反美不是反美國那個國家,而是反美國那個民主的制度,亦都是那個價值觀的意識形態,他是絕對不贊成的。
無論怎麼樣都好,他都是明槍暗箭,表面是笑哈哈,但其實就是諸多的去阻撓美國。同時,最緊要的是不給美國捆綁住他。譬如,不要使美國在人權方面,說三道四啊。從中共的角度來看,很多事可以用錢搞好它,隻眼開隻眼閉,讓中共胡作非為那樣。但是在美國來講,在以前來講,就算是做生意也好,他最終的目的就是將他美國那個價值觀向全球散發。這個和他信仰基督教很有關係,他覺得,人生要自由、人生要平等,這就是,他認為上帝創造人的一個很大的一個目的,所以他會將這些價值觀向全球散發。所以他都不會贊成這個獨裁的,不會贊成中共那個做法。如果假如不是因為實際利益的話,美國和中共那個鬥爭會是很激烈的。
但是,剛才Johnny你都講了,其實那個利益,越來越淡,美國已經退縮了。當這個利益關係不再存在,跨國企業開始離開中國的時候,我想,美國是非常之不客氣的。但還有現在中共是很靠美國,第一就是他們的紅二代、富二代全在美國,所以很多資產在那兒。第二是中共很多在能源方面,都使到他很依靠美國。既是他的出口輸出最大的國家,也是美國。在那種情況之下,如果美國反面的話,中共其實也是很慘的。
是啊。其實中共和中國是兩回事,現在世界上的人反感的是中共,不是中國。還有的是世界上的人批評中共的人權,其實根本是對中國民眾有利的。這事,我想聽眾朋友最好分清楚,因為中共的宣傳是很喜歡像槎麵粉那樣,將中共和中國混合一起,這樣是逃避人家對他的攻擊。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再講哪,講幾個節目都講不完。
今天節目時間已到了,下次再會。
路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