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外長曾於法英關係動蕩期間 擔任駐倫敦特使
據法新社報導,總統馬克龍周五任命了新政府各部部長及國務秘書。其中法駐英國大使凱瑟琳.科隆納(Catherine Colonna)被任命為外交部長,將取代資深外交部長讓-伊夫.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前海外領地部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Sebastien Lecornu)將從弗洛倫斯.帕利(Florence Parly)手中接管國防部。
與周一(16日)獲任總理伊麗莎白·博爾內一樣,二者都成為法國第二位擔任所在要職的女性。對此,博爾內表示:“這是一個(就性別而言)平等的政府,而且就現任部長和新人選而言,這是一個平衡的政府。”(註:新政府中包括14 名女性及14 名男性。)
在前往倫敦擔任大使之前,今年66歲的、語氣和藹可親的、從法國國立行政學院畢業的凱瑟琳.科隆納,先後在華盛頓和布魯塞爾擔任過各種職務,之後被任命為法國駐意大利大使和法國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代表。
凱瑟琳·科隆納也曾數次在私營企業工作,尤其是曾在國際金融通訊公司賓士域(Brunswick)集團里工作過。
《解放報》說,新任外交部長科隆納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大使,曾在已故總統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任內擔任過長達9年的政府發言人,在德維爾潘(Dominique de Villepin)內閣中還曾擔任歐洲事務部長,2019年起任法國駐英國大使迄今,曾成功處理過伊拉克戰爭、英國脫歐等複雜棘手的問題。在由於英國脫歐、捕魚權和移民問題而造成法英關係動蕩期間,她曾擔任駐倫敦的法國特使,以善於應對危機着稱。媒體評價科隆納堅定、嚴謹、專業,認為任命她為法國外長,馬克龍傳遞出重視歐洲的強烈信息。
報導說,與前幾屆政府內閣一樣,這個內閣的男女比例均等,但新的重點是環境保護,並被列為優先政策。
該內閣分別設有負責“生態轉型”和“能源過渡”的部長,“綠色和平”等活動組織敦促馬克龍言行一致。
馬克龍還延續了他從反對黨吸引人才的習慣,資深“共和國人黨”議員達米安.阿巴德(Damien Abad)被任命為團結、自治和殘障人事務部長。
42歲的阿巴德是來自法國南部尼姆的一名礦工的兒子,他在2012年成為第一位當選的有殘障的議員。他患有關節攣縮,這是一種影響關節的罕見病症。
在政府的其它部門,經濟部長布魯諾.勒梅爾(Bruno Le Maire)和強硬派的內政部長熱拉爾德.達爾馬寧(Gerald Darmanin)都繼續留任。
新總理擔任勞工部長期間 法失業率降至15年來最低水平
據路透社報導,馬克龍一直在尋找一位具有綠色和社會政策資質的總理,以此表明他已經知道了選民的挫折感。這些挫折感是他們由低投票率以及對極右翼和極左翼的巨大支持來表達的。
這樣的總理形象可能有助於馬克龍應對極左翼發起的挑戰。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起,環境保護運動成為了法國政界的特色之一,並形成了綠黨票倉,影響着全國各層級的選舉。綠黨在2010年與歐洲生態合併為左翼政黨“歐洲生態-綠黨”後,更廣泛地影響着法國的票倉。
報導說,這些都是馬克龍政府改組的一部分,因為他需要在6月12日至19日舉行的議會選舉中獲得議會多數席位,才能推動他的國內改革議程,包括福利和養老金改革以及減稅。而任命前勞工部長伊麗莎白.博爾內為新總理,正是為其連任後改組內閣鋪平了道路的關鍵一步。
博爾內的上任將使代表中間派的馬克龍有機會在6月的議會選舉投票中重整一個廣泛的左傾政黨的聯盟,以對抗極左翼政黨——“不屈法國”黨的黨魁讓-呂克.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的挑戰。梅朗雄在本屆總統選舉中以較接近的得票率獲得了第三名,正期待在6月12日至19日的議會選舉中東山再起。
梅朗雄說服了社會黨、法國共產黨和綠黨加入他領導的聯盟。該聯盟幾十年來首次將左翼政黨圍繞一個共同綱領團結在一起。他說,新政府“既不是大膽也沒有重生,全都是枯燥蒼白的”,但“一個月後,一切都將改變”。
現年61歲的博爾內將成為法國30年來第二位擔任總理的女性。上一位女總理是埃迪特.克瑞松(Édith Cresson),她於20世紀90年代初在社會黨領袖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執政期間短暫擔任過總理。
馬克龍在執政之初便將博爾內和其他幾名既熟悉公民社會運轉,又熟悉政治生活的人選推上政府。從交通部長到生態轉型部長,再到勞工事務部長,博爾內處理過多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比如國營鐵路公司改革,失業保險改革等等。在其任期內,法國失業率降至15年來的最低水平,青年失業率降至40年來的最低水平。
《費加羅報》評論說,從這個由27名部長及國務秘書組成的新班子可以看出,馬克龍更傾向注重於穩定,這似乎是為接續擴大其第一個5年任期的政績。加上總理博爾內在內,原政府的15名閣員留任。新班子總體上具有連續性,政治圖譜似乎比2017年菲利普(Edouard Philippe)團隊更加集中,關鍵大部的人選大多出自於右派,這似乎是為了平衡女總理博爾內是來自於左派。
另外,今年56歲、無任何從政經歷、著名的左翼學者、殖民主義和種族關係事務專家帕普.恩迪亞耶(Pap Mouhamadou Ndiaye)將取代右翼人士讓-米歇爾.布朗克(Jean-Michel Blanquer),出任教育部長,這一任命受到了外界的極大關注。外界注意到,恩迪亞耶對教育的多個議題與前任部長布朗克意見相左,預料其任內將面臨推進若干項敏感的重大教育改革重任。
此外,馬克龍的黎巴嫩問題顧問里馬.阿卜杜勒.馬拉克(Rima Abdul Malak)被任命為文化部長。內戰期間,她曾在貝魯特度過了人生的前十年,然後隨父母抵達里昂。
現任社會經濟與團結國務秘書奧利維亞.格雷瓜爾(Olivia Grégoire)被任命為政府發言人。
據悉,由總理博爾內領導的新政府是第五共和國第二年輕的政府,平均年齡略低於48歲,僅次於1962年的喬治·蓬皮杜政府。
《費加羅報》指,馬克龍第二任期的新政府現已成型,而他似乎並沒有考慮在6月立法選舉後可能再做大的調整,並準備主動應對這一攸關重要的選舉。
總理博爾內周五(5月20日)說,新政府向議會提交的第一個法案將是有關購買力的,而這正是極右和極左反對黨在選舉中的主攻、也是民意最受關注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