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2年3月14日】(本台記者林秀宜採訪報導)今年中共兩會在短短一週內閉幕,其中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在工作報告中沒有讀出要健全中央對香港特區行使全面管治權等三方面的問題。有分析指是在有意淡化內容。
為期六天的中共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本月10日早上在北京閉幕,而人大會議也在11日結束。今次兩會會期合共不過七天,創下人大和政協「兩會」會期最短紀錄。熟悉中國事務的香港資深評論家劉銳紹指,外界認為會期壓縮“出亂子的機會就少了”。
說到今次兩會有關香港的部分,大家留意到,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的工作報告中,在會上沒有讀出要健全中央對特區行使全面管治權、落實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以及完善特區選舉制度等三方面內容。
劉銳紹表示,據他了解這樣高層面對外發放消息一定是以“文字稿”為準的,栗戰書不讀出來“其實是有意思的”,“所以他不讀出呢,大家就自然不會把焦點放在這裏面,尤其是這三點。大家會看到,其實它是會加緊對香港控制的,再通過合法的程序,因為立法權在他們那裏,它要通過合法的程序來達到加強控制香港的效果。”
栗戰書也可能有想“淡化”的意思;同樣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報告裡,至少三次沒有提“一國兩制”;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工作報告,第一次將“牢牢掌握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寫進工作報告中。
另外,在兩會期間,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9日突然率領一眾官員召開記者會,首次戴上口罩見傳媒,除了強調自己是“抗疫主帥”外,也有突然爆出她說的:“相信大家不想整日見到我啦,早些見不到我呢,即是香港已經回復正常生活。” 此話令各界有不同的揣測。
劉銳紹認為,林鄭說出了香港的“民意”,“就是大家都不想看到她,趕快恢復正常的生活,而這個正常,不是她講的疫情的那個正常,而是過去行之有效的大家理解的‘一國兩制’狀態。”
至於林鄭做為“抗疫主帥”,目前看到香港確實在多項抗疫工作上“特事特辦”,其中港人最關心的“全民檢測”,林鄭並未交待時間表,又強調非優先、也不會勉強做,“其實最勞役大家的就是朝令夕改。不僅是這個全民檢測,你現在忽然說來、忽然又說不來,忽然說押後,忽然說籌備,忽然又說不是優先工作,什麼都是你講的。”
林鄭並迴避“動態清零”問題,她說:無論清零或者是與病毒共存,現在討論已經是沒有意義了。劉銳紹直言:港府不但是折騰,而是折磨港人。他形容記者會完後,突然在傍晚六時發出所謂的“緊急警示”,被港人形容為“晚飯兇鈴”,“傍晚晚飯時,手機如空襲警報地響,很大聲,叫大家不要去伊利沙伯醫院,因為伊利沙伯醫院已成為專門應付疫情醫院等等。”
無論是泛民或建制派人士皆批評是濫用“緊急警示”,他說:“大家立刻計計數,用了多少錢呀?1.5億元,這樣來嚇一跳。但是其實我覺得這東西是反映了一樣的事情,就是特區政府無論做什麼事情,市民已經有一個條件反射的反彈、抗拒,以至是自然。”
劉銳紹直言,現在香港社會的一個現實現象就是:“政壇裡面現在有一個最大政治公約數,是什麼呢?就是批評林鄭”,但不要像親共的民建聯那樣,罵錯港府之後又要道歉。
責任編輯:鄭欣
希望之聲版權所有,未經希望之聲書面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