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北京冬奧會開幕當天下午抵達北京,馬上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會晤並簽署了多筆大宗商品大單。不過,普京隔天(5日)並未出席習近平舉辦的冬奧宴會。對此,兩位專家認為,俄羅斯與中國(中共)很明顯還是貌合神離。
普京和習近平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前幾個小時,雙方匆促的進行了面對面會談,還簽署了15項包括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石油、天然氣、小麥等大宗商品的購銷協議。

根據中共官媒報導,普京 2月4日下午才抵達北京,隨即到釣魚台與習近平會談、進餐,緊接著便參加冬奧會開幕式。外界解讀,普京是在最後一刻才抵達北京,很明顯並未特別重視此次會晤,他自己也表示議程「非常緊湊」。
值得關注的是,在冬奧會開幕式上,重磅身份的普京沒有出現在習近平的身旁,而是被安排單獨隔離在貴賓席。昨天(5日)在歡迎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宴會上。中共央視的畫面上,也未見普京入列,更引發外界諸多的猜測。
對此,台灣淡江大學外交系系主任鄭欽模接受希望之聲專訪時,提出了他三個重要的觀察。
首先,雙方都很低調處理這次的會面,普京的來匆匆去匆匆,並強調是在工作午餐期間進行討論,以及習近平僅在釣魚台賓館會見而非安排在人民大會堂,並在開幕式中將普京安排在貴賓席而非習近平身邊,顯示雙方都不希望給外界有結盟對抗西方的錯覺,以免影響俄羅斯與西方關於戰略安全空間的談判,中方也不希望因此影響美中關係改善的機會。
其次,在「中俄聯合聲明」最末段強調「雙方將繼續在中俄印機制框架內開展合作,加強在東亞峰會、東盟地區論壇、東盟防長擴大會等平台中的協作」。也可以看出雙方強調彼此並非結盟關係,尤其普京多次強調俄印乃堅實的盟友關係。
第三點,此次中亞五國元首接應邀參加北京奧運開幕式,再追溯1月5日中國與中亞5國視訊峰會,中共對中亞五國極盡攏絡之能事,應是中國在哈薩克事件之後的修補,此應非普京所樂見。此外,在烏克蘭議題上中共也未明顯表態支持俄羅斯的立場,迄未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應該也是普京未在北京多作停留的原因之一。
對於「中俄聯合聲明」是否意味著對美國和西方下戰書,甚或標誌著2022年是雙方全面對抗的開始?
鄭欽模表示,從普京、習近平雙方閃閃躲躲的態度看不出來雙方有此意圖,而且就算他們結盟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對抗西方,更不用說兩國基本上是貌合神離的關係。
鄭欽模指出,聯合聲明最末段強調「雙方將繼續在中俄印機制框架內開展合作,加強在東亞峰會、東盟地區論壇、東盟防長擴大會等平台中的協作」。也可以看出雙方強調彼此並非結盟關係,尤其普京曾多次強調俄印乃堅實的盟友關係,印度才是俄羅斯真正的盟友。
此外,鄭欽模認為,目前中國(中共)正處在單獨對抗西方的風口浪尖。鄭欽模認為,普京之所以在這個時間點與美國談判俄羅斯的戰略安全空間,因為他看準的就是目前的國際大趨勢,美中對抗使中國成為普京手中的一張牌,他犯不著這個時候去跟中國(中共)背靠背一起對抗西方。
更重要的是,普京是一位經濟決定論者,雖然他已經從中國撈到很多經濟利益,但他深知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主要還是得跟西方合作,他更清楚美中脫勾後中國的經濟將一厥不振。
台灣師大政研所教授范世平接受希望之聲專訪時則表示,中國(中共)跟俄羅斯,其實到目前為止還是貌合神離。她說,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的公投,被國際認為是一個政治操作的公投而不給予承認,所以俄羅斯遭到國際的制裁。
那同樣中國(中共),因為新疆、西藏、香港人權問題遭到國際批評,還有對臺灣的欺壓等等。所以說中國(中共)跟俄羅斯現在是同病相憐,可以說彼此就是抱團取暖。
范世平說,翻開歷史,蘇聯過去曾是中共的老大哥,中蘇兩國過去曾經很親密。但毛澤東在1960年代跟蘇聯分道揚鑣之後,雙方關係就出現了裂痕。一直到1989年,隨著蘇聯解體之後,蘇聯可說是一瀉千里,逐漸被中共取代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老大哥被取代掉、被超越,蘇聯當然很不是滋味。也因此俄羅斯到現在為止,他還是把中國(中共)視為是一個潛在敵人。范世平認為中俄關係還是處於貌合神離的狀態。
對於普京出席北京冬奧的種種蔑視輕慢的表現,范世平直言,因為他看不起習近平。在普京的眼裡,習近平是透過破壞體制、修憲的模式來連任,而普京成為蘇聯建政以來連任最長的領導人,是靠自己的實力。
對於中共一直未承認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主權,范世平表示,普京至少是透過公投的方式,一個民主的程序來讓克里米亞歸降於俄羅斯。但中共卻試圖用武力來統一台灣,無法讓台灣可以心悅誠服地回歸中國。普京甚至也公開表示,中國經濟很好,其實用錢就可以收買臺灣,何必一定要用武力來統一臺灣。這也是讓普京看不起習近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