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劉超祺博士 / 林佩芬老師 /梁老師 / 張素琴姑娘
記 錄:Ben
*********************************************************************
2018年2月22日 節目時長:44’04”
*********************************************************************
林老師:有一個案,一個香港女子同一個德國男子拍拖,在戀愛過程中發現有很多相處上的問題,這個女子覺得德國人比較自我,你我分得很清楚,例如吃飯時點兩份餐,香港人多會互相分享食物,但德國人就不會,只是各自吃自己的食物;另外,德國人較自以為是,可能是不同國籍,不同文化所致。這個香港女子覺得自以為是是拍拖的大忌。
劉博士:講到同其它國家的人拍拖,我也有同一個美國女子拍拖的經驗。報導指出吃飯一人吃一碟的事情,如果是吃西餐肯定是一人吃一碟,如果是吃中餐,她會主動學拿筷子,用中國式匙羹取食物,因為她想融入中國文化,本身向往中國文化,對中國文化有興趣,才會來香港大學做交換生;對於錢財對像則分得比較清楚,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自己的東西一定自己出錢買,絕不占人便宜;關於道德觀念這方面,我當時對她也有點誤會,交談後才發覺很多方面跟我們中國人很相似,例如:她認為拍拖不應該一腳踏兩船,認定了男朋友、女朋友後不應有第三者;對家庭的看法也認為女子應該照顧家庭,相夫教子。她的想法同中國人很接近,所以當時我覺得中國男人同外國女子相處也不太難,她的家庭觀念也很重,都認為結婚後應該要生兒育女,只是性這方面比較開放,衣著方面沒有香港人那麼保守。所以當時我認為同外國人拍拖結婚沒有太大的隔膜。至於說自以為是在她身上也找得到,其實這點人人都有,不只是國籍問題,因為當時已經成年,有高學識,也出來工作了,一定有自己的觀念、自己的做人態度,只是多與少的問題,要看相處時雙方有無妥協、協調。另外,說到溝通的問題,雖然有點障礙但問題也不大,因為我們自小有學英文,雖然講得沒外國人般流利,原則上溝通是沒問題。
林老師:我也有同美國男子相處過的時間,他是猶太籍美國人,我覺得他比中國人更加中國人,很注重家庭。只跟他約會幾次,他便送了一本書給我,很明確地希望我可以好像書中的女子那樣相夫教子,還明確地指出希望我可以學煮飯,將來可以照顧家庭,煮飯給家人吃。言下之意他是想跟我結婚的,但當我知道他這種動機後就拒絕了。正如劉博士剛才所說的,有些美國人的家庭觀念是非常重的。
唐代詩人李商隱《無題》其一中說:「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意思是說:她說過要來會我的,怎知是空話,我朝思夢想,等到月影斜照仍等不到,我像前人劉郎一樣怨恨蓬萊仙山遙遠,我所思念遠方的情人哩,更覺好像隔開蓬萊山一萬重那麼遠!
《分飛燕》歌詞提到「分飛萬裡隔千山,欲訴別離情無限,又怕情心一朝淡。」異地情緣聚少離多,要維系不容易 , 要維系就要靠雙方的愛和信心。現在送上陳浩德、方伊琪的《分飛燕》。
林老師:第一節談到同外國人拍拖的情況,現在談一下與外國人拍拖要注意些什麼事項?
劉博士:這個報導指出要大家說清楚,可能中國人、香港人喜歡意會,但我認為說清楚是好的溝通方式,你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你想做什麼你不想做什麼,自己說清楚就是了。我們中國人意會的意思就是有掩飾,外國人覺得掩飾就是不誠實,有欺騙的成份,他們看誠信比中國人重一些。從這一點可看得到你一定要很清楚告訴對方你自己想怎麼樣,對方知道後看是否能妥協。還有,外國人介意對方遲到。我認識的那個女子一分鐘也不會遲到,只有她等我。這點是他們很好的特質,跟中國人認為可接受約會遲到15分鐘,在他們的角度看遲到是沒有禮貌,不尊重對方。有些女子說要化妝,那可早一些去化妝,為何要拖累我等呢?如果跟外國人拍拖要小心這點,真的不要遲到,如果遲到幾次,對方真的會不高興,甚至生氣,認為你不應該這樣做,任何理由都不會接受的。
林老師:我們現在聽一聽曾路德的《天各一方》:「天各一方,你有你的生活,我繼續我的忙碌。」異地情緣想要開花結果就要看大家的緣份了。
漢朝蘇武《別詩》其中最後有這幾句:「良友遠別離,各在天一方。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嘉會難再遇,歡樂殊未央。願君崇令德,隨時愛景光。」這首詩是說:知己良朋遠別離,各在天一方,相隔千山萬水,再難相聚,歡樂難再,願你能夠修心養性,不要胡作非為,珍惜時光,好好保重!
梁老師:下面有一個案,一個有錢女與一個普通男生拍拖,這個男朋友帶著女朋友去逛街,就在街邊檔買食物,這個有錢女子覺得地方肮髒,還拿著一串魚蛋一邊走一邊吃,實在很難接受。有一天,這個男朋友生病了,女朋友想幫他量體溫,可是連探熱針怎樣用也不清楚。這個有錢女有病的話,她母親馬上帶她去醫院, 有什麼事情都有醫生護士替她辦妥。我曾經有個學生是個太子女,另有一個男生是普通家庭長大的,但他們的文化很相似,那男生在外國長大,中文水平不高, 女方在香港長大,讀國際學校,中文水平也不太理想。雖然他們的中文水平相似, 但一個有佣人照顧,另一個要自行自理。當時我很想把他們撮合成一對,因為這兩個都是我的學生,但經濟地位差得太遠,有很多方面女方很難接受,結果這件事在心中也抹掉了。
林老師:1982年有一出很出名的電影”An officer and a Gentlemen”,故事講述一個年輕英俊的高軍階將領愛上一個工廠女工,最後也能共諧連理的感人故事。這一類灰姑娘童話式的故事,除了格林童話的《灰姑娘》(Cinderella)之外,現實究竟有沒有呢?現代版的灰姑娘故事發生在21世紀的美國,一個備受家人欺凌的女孩,與一位年青英俊的才俊邂逅,失去聯絡之後,單憑一個手提電話而復合,最後締結良緣,有情人終成眷屬,這個傳奇愛情故事已拍成了電影,名為”A Cinderella story”《一個灰姑娘的故事》。究竟大家能否比翼雙飛,就看大家的緣份啦!現在請聽由Joe Cocker & Jennifer Warnes唱出電影插曲”Up Where We Belong”。
劉博士:剛才談到與太子女拍拖,我也有一個小經驗。在大學裡認識了一個太子女,家庭背景很有錢,而我是平民出身,家境很一般。她的家庭管教得很嚴,主要是女孩的緣故,做每一件事都要問過父母,父母同意才可以做。旺角、深水埗、油麻地這些平民區,人多或他們認為較雜的地方都不會去,即使是附近也未必經過,坐在車內經過當然沒有所謂。她只會去中環、銅鑼灣、尖沙咀這些較高尚的地區。不要說街邊小食,食肆的門面不太好,或者是平價餐館都不會進入,就連公司的門面不太好,她也不會進入。她都是去比較貴價的食肆,例如:酒店餐廳。她的衣食住行都較昂貴,出入私家車不在話下,去哪兒也有司機接送,去朋友家 , 司機會看她入門口才離開,等聚會完了司機又會接她回家。如果司機有事,出入都乘搭的士。當時跟她的看法是格格不入,她的生活習慣或思想是自小被縱慣的。 雖然大家都是大學生,始終兩個在不同家庭文化中成長,我們看起來非常不同。我比較隨便、隨和,但她很嚴謹、很謹慎,很多顧忌。當我到她家時,她的母親對我也很冷淡,看她的表情也知道,不想我跟她的女兒來往。當然我自己有自慚形愧的,因為我真的沒有錢,剛剛大學畢業,我的家庭環境和她的家庭環境沒得比,又忙於找工作,所以這段感情也不了了之。如果跟一個經濟能力相差較遠的人拍拖,不一定不行,那就要看大家能否適應得到,遷就得到了。
李太:跟富家子女拍拖,不單是兩個人的問題,還有他們的家庭問題。他們家中用的東西都很名貴,每樣對像都富麗堂皇。你去他們家時總得買一些禮物,便需要顧及他們的家庭,不能在街邊隨便買一些東西,要買一些高級的東西。
劉博士:李太說出了一個經濟問題,當時也有出現這情況,去他們家時即使買一包橙,也要買特別的橙。如果她的家庭不想你們來往,會給面色你看。不單止與她交往,還要與她的家庭交往,也是很不自然,不自在的,會感到他們看不起自己,也會自慚形愧的。當時我沒有太強烈的感覺,心想我是大學生,雖然今天沒有錢,但不代表將來沒有錢,因為在我的年代大學生的薪水較市面上高很多。不過始終剛開始工作沒有太多的錢,與她外出花費太大,負擔不起。
李太:好像外出買東西、吃飯,全部要用名牌,每次外出都用了一個月的薪水那怎麼行?不但你花費不起,你自己的父母也很難受的。例如:他的家長要來探訪, 要預備什麼招待對方也是個大問題。
梁老師:總之一句話: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好。
劉博士:這樣至少可以減低兩個家庭的文化差異和經濟差異。
林老師:唐朝元稹《鶯鶯傳》有這麼一段情節,反映當時男女婚配的家底要相若, 正所謂「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但崔鶯鶯一反傳統,不介意元稹家道貧窮, 以身相許,賦詩一首,表白自己願意接受元稹的愛,「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可嘆的是,元稹後來高中狀元,得意官場,另娶京城權貴韋夏卿的女兒,把崔鶯鶯拋諸腦後。拍拖、戀情,有苦與甜,「如夢逝去」, 總是值得人留戀,希望「令往昔留住,流逝似金年月」。我們聽一聽葉蒨文唱的《流金歲月》。
林老師:最近對超過1000名15歲至25歲曾經接受過性健康檢查的青少年做過訪問,調查發現這些少女在過去半年,與男友發生性行為的時候,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大約16%,如果和固定的伴侶發生性行為時,使用安全套比率有22%, 如果和非固定的伴侶發生性行為,使用安全到的比率有29%。換言之,如果和固定的較熟的伴侶發生性行為時使用安全套的比率比較低。少女們不使用安全套的原因是男方要求不用,不想破壞氣氛。女方擔心使用安全套會令關系變差。很多時女生不用安全套只是擔心會否懷孕,其實不止懷孕的問題,女性在性行為中感染性病的機會有16%,所以除了懷孕之外,她們還低估了感染性病的風險。
劉博士:這個調查令我想起拍拖應否有性行為這問題,有性行為是否表示愛對方呢?很多時大家都混淆這方面的事。這一項調查顯示患上性病的風險挺高,也不知道對方是否只有一個性伴侶,可能有很多個。你覺得拍拖階段有性行為是表示愛對方,但對方不一定這樣想的。婚前性行為帶出來的問題也不少,值得大家認真思考,如果懷了孕就更難處理了,對方不一定會與你結婚的,因為懷孕之後有很多問題。婚前性行為要三思,其實女生最好避免發生。女方覺得和男方有性行為便可留住對方,為遷就對方,與對方發生性行為,等同向男孩表示我真的很愛你。其實對男方表示愛,是否要用肉體來表達呢?調查顯示男生對性行為比較開放,他已經得到你了,你還能怎樣?他不一定是一生一世的伴侶,只不過是從你的身上得到快感而已。會否增加感情也很難說,而感染性病的風險就一定增加了。 特別對沒有戴安全套,對性行為安全認識不深而又不堅持的人,問題就更大了。 女方要想清楚,盡量不要發生婚前性行為,這個不是留住男方和表達愛的方法。
林老師:我也聽過有些男孩這樣表達:既然你可以與我有婚前性行為,你也可能與其它男子有。
張姑娘:如果我是男孩我也會這樣想的。我有一個朋友生了BB之後,她的同居男友要求驗DNA,以確認那孩子是否自己的。
劉博士:應如何看待拍拖?一方面會考慮有沒有樓、汽車、錢、身材樣貌好不好? 另一方面很多時調查指出,現在很多年青男女把拍拖視為:年紀大應該有個伴侶, 自己很孤單應該要拍拖,或者拍拖應該享受生活、享受性愛、享受戀愛的過程,並不是深入的了解對方的價值觀、人生觀是否適合自己。一旦出事便容易爭吵, 互相指責。這不是談戀愛的正確態度,拍拖是建立一段感情,是彼此了解的過程, 看雙方能否互相適應,情投意合,拍拖應是這樣的一個階段,不是追求肉體上的滿足。如果大家能夠清楚把握的話,就不會出現以上的問題。
林老師:1999年香港電影《天若有情》講述一個非法賽車手與千金小姐的愛情故事,情比金堅,兩人的愛是基於感情,不是基於金錢、物質或性愛。當「落日遠去」、「生命無奈」、「此世短暫」的時候,難道只會有唏噓,抑或只想「留住青春的一剎」。 李商隱的《無題》有這四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首詩講出了男女之間的情深似海,愛是一生一世的,至死不渝,值得現代男女去借鏡。現在送上袁鳳瑛的《天若有情》。
每周播出時間: 周五:6:00pm – 7:00pm
頻段:FM96.9
網頁:http://sfshow.bayvoice.net/gb/talkshow/liveshow
短信、留言號碼:650-395-8366
App:S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