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網路圖片
*********************************************************************
2017年7月8日 節目時長:44’03”
*********************************************************************
1985年5月27日,由英國向中共政府協商出《中英聯合聲明》,確定香港於1997年7月1日脫離英國殖民地回歸中國。《中英聯合聲明》列明:香港擁有「高度自治權、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確保「社會、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和「人身、言論、宗教信仰、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五十年不變」,並列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加以規定。
中共的官員和親中人士認為在香港實施的「一國兩制」是成功的。香港已回歸二十年,但是,香港人的心似乎還未回歸。究竟分岐在那裡,就要各位仔細收聽。
選曲試圖素描香港戰後樂壇的發展,從而了解香港文化的變遷和香港人心的背向。
第一首是任劍輝、白雪仙合唱唐滌生《紫釵記》《花院盟香》。1949年,中國共產黨侵奪中國大陸政權。1950年代,數以十萬計的中國人為了逃避共產黨統治,從中國大陸逃到香港。看大戲、聽粵曲成了市民的娛樂。盟誓、契約、聲明應該是「日夜相從,生死無悔,引喻山河,指誠日月」才對。
第二首是泰迪羅賓與花花公子樂隊的“Lies”。香港由英國統治,中西文化交流影響下,西方流行音樂在1960年代興起,年輕人喜歡自組樂隊,以唱英文歌為主。從政者一定要有誠信,不能失信於民,做人也一樣,不能人言無信。
第三首是姚蘇蓉《負心的人》。1970年代,風靡香港樂壇的多是台灣歌手。記得香港當時有一句諷刺中共政府和英國政府的話,就是「生娘奸,養娘狠」。
第四首是許冠傑《半斤八兩》。1970至80年代,個人風格的粵語歌手輩出,占據樂壇主位。其實,雞蛋與高牆又怎樣能「半斤八兩」呢?
第五首是張學友《分手總要在雨天》。1990年代,男歌手比較受歡迎,「四大天王」紅極一時。說句真心話:與中國共產黨分手應該是很多香港人或甚至中國人的願望。
第六首是容祖兒《我的驕傲》。踏入2000年代,女歌星較為吃香。一個聲明、一個制度可以「為我改寫下半生,Believe me I can fly,I am singing in the sky,即使我算神話。」
最後一首是黃耀明、何韻詩、謝安琪、葉德嫻《撐起雨傘》。2010年代,香港市民覺醒到自由、民主是要爭取的,提倡自由、民主的歌曲就成為其中的主導。歌詞提到:「要看穿荒誕,卻會在催淚下睜開眼。一起舉傘,一起的撐。」
今集《音樂緣起》的生命智慧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每周播出時間: 周四:6:00pm – 7:00pm
頻段:FM96.9
網頁:http://sfshow.bayvoice.net/gb/talkshowc/music-c
短信、留言號碼:650-395-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