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旗下互聯網巨頭騰訊再遭監管重拳。不僅中共工信部勒令該公司旗下所有App停止更新並接受工信部技術組檢測,還有多家國企以安全問題為由限制員工使用騰訊旗下微信。有學者認為,中共目的是要收復輿論陣地。
綜合陸媒報導,在工信部今年以來開展的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中,騰訊公司旗下9款產品被指存在違規行為。
11月24日,工信部下令,即日起騰訊旗下所有App將暫停版本更新,對於即將發布的App新產品,以及既有App產品的更新版本,上架前需經工信部組織技術檢測,檢測合格後才能上架。
騰訊公司當天下午回應稱會配合監管部門,在此期間用戶可正常下載使用App現有版本。消息令騰訊控股港股股價在當天下跌1.87%。
時事評論人士蔡慎坤對自由亞洲電臺分析指,當局對騰訊應用作技術檢測,目的是進一步加強意識形態的管控,盡管騰訊的主要收入來自遊戲和手機支付,但是騰訊的輿論及互動平臺的影響力巨大。
蔡慎坤認為,在中國,央視和《人民日報》的受眾非常有限,「在這樣的情況下,對騰訊的整頓,漸漸的會把輿論陣地從騰訊手上奪過來」。
與工信部的監管舉動相比,《華爾街日報》11月26日披露部分中國國企杯葛微信的消息,就更令人摸不著頭腦。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說,至少有9家國企,包括中國移動、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等全國最大型企業,都告訴員工,為工作目的在微信上建立的任何聊天組都可能包含敏感信息,應該關閉和刪除。
推特上相關消息的評論區內,一些留言引人深思。網友寫道:「皇上,奴才的跪姿還是不對麽?」「騰訊有難八方點贊。」「馬化騰妄想矇混過關,想啥美事兒呢?乖乖把騰訊交給黨組織算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