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軍機頻繁侵擾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已超過兩年,10月初4天內150架次軍機擾台更破了歷史紀錄,引發世界各國的嚴重關切。財團法人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2日)公布「兩岸軍事危機下的台灣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儘管中共的威嚇與日俱增,絕大部分台灣人不認為兩岸會發生戰爭,仍若無其事淡定過日子。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台灣正面臨猶如二戰「倫敦大轟炸」前的情境,這樣的聯想來自10月初連續4天,中共各式軍機大舉入侵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單日 56 架次,總計 150 架次,北京明顯加大對台軍事恫嚇威脅。在這樣的背景下,游盈隆表示,民意基金會因此做了一次涉及六個重點、六個方面的民意調查。調查顯示:
- 將近七成以上台灣人不認為「中共遲早會出兵攻打台灣」,不到三成的人認為「中共遲早會出兵攻打台灣」
- 對國軍防衛台灣的能力有信心跟沒信心的各佔一半。
- 面對中共武力犯台時,蔡政府是否已經做好充分準備 ? 四成八不認為蔡政府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四成四持相反看法。
- 對美國出兵防衛台灣可能性,高達六成五認為當中共武力犯台時,美國可能出兵防衛台灣的,二成九不以為然。
- 對日本出兵防衛台灣可能性的反應,五成八認為日本會出兵防衛台灣,三成五認為不可能。
- 兩岸若開戰,五成五基本上同意,親中勢力將構成台灣島內團結的障礙,三成七不同意。
對於台灣的民意反應,前戰爭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廖宏祥表示,中共軍機、軍艦成天擾亂台灣,兩岸軍事一觸即發,當國際社會都非常緊張時,卻看到台灣百姓還非常淡定,仍然若無其事的安心過生活。廖宏祥認為主要原因是台灣人對國防事務長期的「疏離感」與「無力感」有關。
廖宏祥指出,造成「疏離感」與「無力感」有多方面原因,諸如,蔣家威權時代軍隊扮演著鎮壓反對派運動的角色。還有外省人、台灣人的省籍情結與階級差異。這都讓早期的台灣人對國防不願也不敢去碰觸。
再談到台灣過去老一輩的徵兵入伍經驗,絕大多數都是負面的,因此「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觀念深植在人心。 面對中共不斷的增加軍事恫嚇,廖宏祥直言,台灣政客沒有道德勇氣恢復徵兵制。
另有,台灣的後備動員一直還停留在紙上談兵,完全派不上用場。相較一般國家都有的民防體系,台灣在這方面還是很欠缺,會讓有心從軍報國的台灣人無力介入。
廖宏祥進一步指出,他發現台灣還有少數一些人認為,假如中共佔領台灣的話,那也不過是改朝換代而已,而不是亡國。也就是說台灣目前還存在有國家認同的錯亂,導致台灣人民的敵我意識不夠清楚強烈。
廖宏祥最後談到,10月中旬,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中共何須對台灣動武,以經濟實力就可實現國家目標。同時間,美國前國務卿萊斯(Condoleezza Rice)也說「中國(中共)其實意不在動武,而是透過策動台灣內部親中勢力顛覆政權,便可以達到統一目的」。
廖宏祥說,台灣要意識到的是,北京要解決台灣問題的確不需要動用一兵一卒,如果台灣被滲透殆盡,屆時以商逼政,台灣就被統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