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放棄韜光養晦,對美國高調“亮劍” 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在這一年的北京,史上最貴的奧運會把一個包裝成“盛世”的中國推向了國際舞臺。在全球化過程中產業逐漸空心化的美國,經濟上面臨困難,于是請求中國伸出援手,“美國靠借中國人的錢過日子”成為了中共大肆炒作的話題。“美國在走下坡路,中國將要取而代之”,這種輿論主宰著中共的媒體版面,甚至也成為了西方媒體和學界的流行看法。
2008年后,美國在經濟、軍事和政治等各方面都呈現出頹勢:經濟上,重點在推全民醫保,擴大福利,以氣候話題為執政基石,加強環保監管,扼殺傳統制造業,而新能源產業又被“中國制造”打得一敗涂地,產業持續空心化,缺乏有效措施遏制中國在貿易和知識產權上對美國的巨大傷害,消極接受“中國崛起”和美國衰退是無可奈何的現實;軍事上,開始削減軍費,主張弱勢外交;政治上,美國社會主義思潮日益興起,社會分裂加大,民主政治變成政黨利益的游戲,動輒癱瘓政府職能。相對于中共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專制模式,美國的民主制度反而成為讓中共看笑話的反面例子。
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銀行2014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當年國內生產總值或將超過美國。[4]在看到中美實力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以為美國衰敗之勢已不可逆轉之后,中共終于拋棄了三十多年的“韜光養晦”,要針對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高調“亮劍”了。中共官方、媒體和專家漸漸口無遮攔,大肆鼓噪“中國夢”,更加露骨地表露其野心。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又于2017年舉辦“全球政黨大會”,制造“萬邦來朝”的假象,急于向世界輸出“中國(共)模式”,這種野心趨于頂峰。
目前中共提出的“中國模式”、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中國智慧”等等,打的是中國的旗號,但背后的真實意圖是中共要成為世界領袖,建立以中共政權為軸心的世界新秩序,并為此在方方面面做了長期精心的準備。這個世界新秩序如果實現,將會出現一個不折不扣的“邪惡軸心”、“邪惡帝國”。世界各國領袖和人民都面臨著一個比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更為嚴峻的抉擇。
2. 中共稱霸全球戰略 1)“一帶一路”──以全球化的名義擴張版圖 (1)“一帶一路”登臺 2013年中共正式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倡議。倡議稱中國將投資數千億美元,在數十個國家主導橋梁、鐵路、港口和能源建設,要打造有史以來由單個國家發起的最大規模的海外投資行動。
一帶,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在陸地上的,有三大走向,一是從中國出發,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二是從中國西北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三是從中國西南經中南半島至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兩大走向,一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經馬六甲海峽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二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向南太平洋延伸。
陸地上的“一帶”的主體框架目前有六大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具體地說,新亞歐大陸橋以從中國到歐洲的鐵路運輸“中歐班列”(China Railway Express)為依托。海運從中國到歐洲,花費三十多天,而通過鐵路只需十多天。中歐班列從2011年開始運行,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巴經濟走廊是中國與巴基斯坦合作的大型工程計劃,是一帶一路的樞紐和旗艦項目,包括修建一條從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高速公路。瓜達爾港(Gwadar Sea Port)2013年交中方運營,是巴基斯坦通往波斯灣和阿拉伯海的大門,戰略位置重要,扼守著承擔全球40%原油供應的霍爾木茲海峽通往阿拉伯海的海上通道。
海上“一路”的主體框架是共建一批重要港口和節點城市,爭奪海運控制權。對實力較強的國家,采用先參股或合作經營碼頭建立關系,對相對貧窮的國家則用經營帶動其經濟,力圖取得港口或碼頭的控制權。僅2013年一年,中國企業就至少獲得了17個海外港口或碼頭的經營權。其中,招商局港口公司通過收購法國Terminal Link港口公司49%的股權,獲得了該公司旗下四大洲8個國家15個碼頭的經營權。[5]中共這些年入股或者收購的港口還包括比利時的安特衛普港口和澤布呂赫碼頭、埃及的蘇伊士運河碼頭、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康普特(Kumport)碼頭、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新加坡巴西班讓碼頭、素有“歐洲門戶”之稱的荷蘭最大港口鹿特丹Euromax碼頭、阿聯酋阿布達比的哈里發港二期碼頭、意大利的利古里亞瓦多港口碼頭、馬六甲海峽的關丹港、非洲的吉布提港、巴拿馬運河等等。除了投資,中共還通過一帶一路制造的債務陷阱獲取戰略要地。斯里蘭卡因無力償還中國公司的債務,2017年底簽署了一份有效期為99年的租約,正式將具有戰略意義的漢班托塔(Hambantota)港移交給中國。
中共2018年又提出了“數字絲綢之路”,目標是要重塑全球互聯網的未來發展。“數字絲綢之路”是一帶一路的高級階段,成為推進“一帶一路”的最新動力。“數字絲綢之路”的重點是光纖電纜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互聯網、數據信息服務、國際通信以及電子商務。很多“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沒有完備的信用制度,中共希望借助“數字絲綢之路”把中國的電商模式和電子支付手段,比如支付寶,推廣到這些國家,把西方的電子商務徹底排除在外。封鎖網絡的“防火長城”是中共的獨門絕技,也將隨著“數字絲綢之路”走出國門,將中共的網絡控制輸出給更多國家。
中共的戰略范圍從它在全世界的基建投資規模上可見一斑。據《紐約時報》2018年11月的總結,中共在各國修建了或者正在修建四十多條管道和其它油氣基礎設施,二百多座(條)橋梁、公路和鐵路;近200座用核電、天然氣、煤炭和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發電廠,以及一系列大型水電大壩。中共在112個國家有投資項目,大多數屬于“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計劃。如果畫在一張地圖上,密密麻麻都是中共投資的項目。中共的觸角已經布滿了全球。[6]
隨著“一帶一路”逐漸成形,中共的目的和野心也在不斷擴大。通過“一帶一路”,中共企圖打造出一個自己的經濟圈和勢力范圍來抗衡甚至取代美國:貨幣用人民幣,信用依賴中共的支付系統,通信采用中國鋪設的網路和制造的手機(包括5G技術),交通用的是中國高鐵,建立起一套以“中國制造”為核心的獨立于目前西方標準的中共標準。
(2)“一帶一路”的全球擴張 “一帶一路”初始時期,以中國周邊國家為對象,最遠也就到歐洲,不過很快就超越了這個范圍,把非洲、拉丁美洲甚至北冰洋都包括進去,擴張到了全世界。海上絲綢之路本來是兩條,后來增加了第三條──經北冰洋連接歐洲的北極航道,號稱“冰上絲綢之路”。在非洲和拉美,中共早就有廣泛的經濟活動,現在也都統一到“一帶一路”的主體框架里,以更大的力度、更快的速度在非洲和拉美進行經濟甚至軍事布局。
中共“一帶一路”最直接的動因是出口過剩產能,就是把“鐵公基”(鐵路、公路等基本建設)戰略從國內推向國外。沿線國家有很多資源、能源,中共幫助其修建鐵路、公路能夠一箭雙雕,一是為產品更快更便宜地出口到歐洲打開一條陸地通道,二是獲取必要的資源和能源。因為前提不過是為“世界工廠”擴大出口,所以中共并不是想在“一帶一路”國家扶持制造業,把中國的制造業拱手轉移到這些國家。中共真正的野心是以經濟為先導,逐漸控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命脈,把它們變成中共的勢力范圍甚至是殖民地,成為中共全球布局上的棋子。作為副產品,“一帶一路”向周邊國家輸出腐敗、債務、邪惡和專制,把共產主義病毒擴散至全球。所以,“一帶一路”從根子上就是一個陷阱和騙局,不會給當地國家帶來可持續的經濟發展。
有很多國家開始警覺,對“一帶一路”項目叫停或者重新審視;中共自己也不得不表示,要針對外界指責的債務陷阱問題做出修正并增加透明度。但是,中共不惜一切代價實現其野心的決心不可小覷。對西方企業來說,在一個動蕩的國家里也許不會有長期的作為,而中共盤算的不是幾年的計劃,而是上百年的計劃。它可以不計成本,在一個動蕩的地方長期經營下去。它要的就是培養親共的政府、可以在聯合國為它站臺的幫兇。中共要做“亞非拉”的盟主、要對抗自由世界繼而取代美國的野心,使它可以不計自己百姓的死活。西方的私人企業承受不起的代價,中共可以很輕松地讓十幾億中國人民勒緊褲腰帶就扛過去了。在這場世界霸權的爭奪戰中,不是中共本身多么“厲害”,而是中共以十幾億中國人民為人質,用犧牲中國人民來扛起任何代價。
曾任白宮首席策略師的班農對“一帶一路”戰略有個獨特的解讀。他認為“一帶一路”的大膽之處,就是將麥金德—馬漢—斯皮克曼(Mackinder-Mahan-Spykman)三種關于如何統治世界的地緣政治理論整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計劃。[7]英國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麥金德(Sir Halford John Mackinder)提出誰控制了中心地帶(中亞)就控制了世界島(歐亞);誰控制了世界島,就能控制世界。美國海軍歷史學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提出控制海權的戰略:誰控制了維護全球貿易的海道、要塞和運河就能控制世界。而耶魯大學教授斯皮克曼(Nicholas John Spykman)則認為,環繞亞洲的海岸線比中心地帶(中亞)更為重要,誰控制了海岸線就能控制歐亞;誰控制了歐亞就能控制整個世界。班農的觀點反映出西方對中共“一帶一路”和中共野心的警惕。
其實,中共的野心遠遠不止于此。“一帶一路”也并非僅僅以占領陸權、海權或者要塞港口為著眼點,它根本就是無孔不入地滿世界去鉆空子。亞、非、拉許多從殖民宗主國獨立出來的國家,出現了權力真空,自然就成了中共的目標;蘇聯解體后獨立出來的國家,削弱了宗主國的控制,也成了中共的目標;一些因為動蕩戰亂和沖突而讓西方企業望而卻步的國家和地區,中共也是悉數囊括;小國、島國、經濟落后國家、具有戰略利用價值的國家等等,都是中共眼里的佳肴;就算是在西方傳統版圖中的國家,因為經濟不景氣,債務纏身,也都成為了中共的俎上之肉。從地緣政治上講,中共就是不知不覺把美國包圍起來,用經濟利益來控制當地國家,把美國慢慢地從這些國家中邊緣化,最終剝離出去,從而建立起一個不同于現行國際秩序的、以中共的核心價值觀為基礎的世界新秩序。這種手法,儼然與中共的老伎倆“農村包圍城市”一樣,最后是要取代美國,服務于中共的全球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