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恢復歐洲境內觀光旅遊業,歐盟一直努力推動COVID-19疫苗接種證明,亦即「疫苗護照」,希望能儘快重新開啟已關閉一年的歐盟區邊境。比利時當局5日跟進宣布,從7月1日開始啟用「疫苗護照」。泰國政府同樣為了復甦經濟,將於7月1日開放已完整接種疫苗的國際觀光客入境普吉島。

上個月19日,來自歐盟27國的大使在會議上批准了“疫苗護照”制度,該制度允許接受打完第2劑中共病毒疫苗兩週後的非歐盟居民,無需進行測試或隔離等限制,就可以進出部分歐盟國家。未施打疫苗的兒童,若提供檢測陰性證明,也可與父母同行。
比利時政府昨天公布最新要求是,必須在抵達14天前已完成接種歐盟核准的疫苗,且在入境比利時後當天需接受篩檢,若為陰性則無須隔離檢疫。
歐盟目前核准的疫苗,包括輝瑞(Pfizer-BNT)、莫德納(Moderna)、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和嬌生(Johnson&Johnson )。旅客如果是來自發現變種病毒等高風險國家及地區者,入境比利時,還須要隔離10天,同時還要在入境的第1天及第7天都做篩檢。
據報導,歐盟目前除了愛爾蘭、冰島、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以外,均參與了這項疫苗護照制度的計劃。
此外,在亞洲的泰國政府,今年為了拯救經濟,在3月便通過7月1日向國際觀光客開放普吉島,開放已完整接種疫苗的國際觀光客入境普吉島免除隔離,旅客在島上待滿7個晚上後就可以前往泰國他處。
儘管4月初爆發第三波疫情,至今又比前兩波更嚴峻,因此各界對於普吉島屆時是否仍要開放持保留態度。
這個週五(4日),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主持經濟情勢管理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 Situation Administration)會議,確認通過由觀光局和體育暨觀光部提出的普吉沙盒計畫(Phuket Sandbox),7日和8 日將送交疫情指揮中心和內閣會議正式通過。
根據此計畫內容,從中低風險國家來、完整接種過疫苗的國際觀光客7月1日起入境普吉島可免除隔離,如果疫苗需要接種兩劑,第二劑需要接種滿14天;旅客若想離開普吉島到泰國他處,在島上則必須待滿14天並檢測為陰性。
泰國當局規定,18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可以不必接種過疫苗,但6到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抵達普吉島時必須做篩檢。
同樣入境旅客接種的疫苗必須是獲得泰國政府或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的疫苗。目前泰國政府認可的疫苗包括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嬌生(Johnson & Johnson)、輝瑞大藥廠(Pfizer)、莫德納(Moderna)及中國科興生物技術(Sinovac)生產的疫苗;另外,中低風險國家的名單將由公共衛生部擇期公布。
目前已知,泰國的經濟情勢管理中心會議中,原則上同意10月開放曼谷、清邁、華欣(Hua Hin)、巴達雅(Pattaya)、武里南(Buriram)等地。根據體育暨觀光部統計,2019年這些觀光區加起來的觀光收入約1.5兆泰銖(約509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