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日報》昨日報導稱,廣州商控、越秀集團、廣州酒家等多家國企為居民提供抗疫物資保障,廣州酒家集團利口福連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勁智說,“我們還為中海花灣居民開設了微信服務群,第一時間掌握和配送居民的物資需求”。
何勁智舉例,“有居民提出希望能有廣式盆菜供應,廣州酒家粵菜師傅隨即加班製作”。
上述報導引發民眾不滿,不少居民在網上評論“隔離一周,昨天才發放物資包,社區電話、醫療救助電話都打不通”、“媒體報導有失偏頗,好多人都問我是不是過得很滋潤”,更有人質疑“誰住中海,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據網上資料,中海花灣位於荔灣區廣鋼新城地塊內,於2015年建成,屬於廣州高檔樓盤。
官方說一套做一套 廣州封閉管理混亂 物資短缺
廣州封閉區域越來越多,許多市民在微博留言,披露自己被封城在家的境況。市民反映,封城沒有提前通知,造成瘋搶物資;社區物資價格暴漲、短缺、變質;在家居民的基本生活無法保障。
官方透過官媒說:“嚴格遵守封閉管理措施,確保‘足不出戶’,日常必需物品由屬地街道配送。”但根據民眾反映,現在物資短缺情況比較嚴重,人們不知道應該到哪裡購物,食物、嬰兒奶粉等基本的生活用品告急。一些不會使用手機的老年人面臨較大困難。
有民眾說:“大人還能隨便應付幾口,小嬰兒的奶粉、紙尿片為什麼沒有?問居委會的人也不管。”
也有人說:“白鶴洞街道芳華閣這邊沒有物質,只是接龍沒人送,前天接龍到今天都沒人處理,這邊很多老人住居多,麻煩政府早點(送)物資過來,謝謝。”
有民眾直言:“漲價的都是社區安排提供物資的,小店那些反而是正常價格。排很久的隊,(社區)菜都賣完了,買了兩個罐頭魚40元,小賣部才10元一個。”
另有民眾曬出政府配送的豬肉,已經發臭,而且看上去並不是適合食用的部分。該民眾說:“(荔灣區)中南街道的難民在政府提供的平台上買的肉,而且還是臭的,這肉能吃嗎?”
還有民眾說:“送物資的車都是收廢品的車。”“肉就這樣裸露在外面。”“那麼老遠送來的菜肉還是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