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1011— 1077),北宋哲學家、易學家,有內聖外王之譽。字堯夫,謚號康節,自號安樂先生、伊川翁,後人稱百源先生。
刻苦自學雲遊四方 高人施教料事如神
據傳說,邵雍出生之前就有很多不尋常的異象。他的父母在山中行走之時,雲霧之間赫然出現了大黑猿的影像,心有感應,其母就懷孕了。將近臨盆之際,庭院中寒鴉遮天,眾人都說這是祥瑞的徵兆。邵雍剛剛出生出來,就有頭髮遮著臉,而且有牙齒,還能呼喚母親。七歲的小邵雍在庭院里玩耍,發現蟻穴裡面別有天空、太陽,雲氣往來。長大之後,四處周行遊學。一日深夜,他行走在晉州的山路之上。突然馬失前蹄,他掉下了幽深的山澗。隨從人員攀巖而下,找到他時竟然毫髮無傷,只不過壞了一頂帽子而已。
少年時代的邵雍,胸懷大志,發憤苦讀。根據《宋史.邵雍傳》記載:邵雍“始為學,即堅苦自勵,寒不爐,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數年。
”
後來,為了增長見識,他還遊學四方,到過齊、魯、宋、鄭等地,真正做到了“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回來之後,他感慨地說:“道在是矣。”於是就不再雲遊。當時有高人李挺之,見其好學不倦,就傳授給他《河圖》、《洛書》、《伏羲八卦》等易學秘奧。邵雍以他的聰穎才智,融會貫通、妙悟自得,終於成為名傳千古的易學大師。他創造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獨特宇宙觀,對於天地運化、陰陽消長的規律了如指掌。
一個“筷”字三種結局 預知未來分毫不差
某年春季的一天,邵雍到洛河橋頭擺了卦攤。臨近中午,一位老農過來問吉兇。邵雍讓他抽個字,老農彎腰拿了一個遞給邵雍,上面是一個“筷”字。他抬頭對老農說:恭喜恭喜,您今日中午必有口福,快快回家吧。老農回到家,他的外甥對他說:我已等你兩個時辰了,今日是我爹的六十大壽請你去喝酒。老農換了件乾淨衣服,高興地赴宴去了。
午時過後,邵雍正要收拾卦攤回家休息,南邊的車上跳下一個人來說:請先生留步,早聽說您神機妙算,請您看看我的命運如何。邵雍讓其抽個紙卷,此人撿了一個拆開也是“筷”字,邵雍對他說:從這個“筷”字來看,是不吉之兆,你今日必遭水淋。此人見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就不以為意。一路上快馬如飛,跑到家門口卻被一盆髒水澆了個正著。原來是他的老婆不知他回家,將一鍋涮鍋水隨意潑出,讓匆忙趕來的丈夫渾身濕透。
當天下午,邵雍剛走到橋頭,就見一人在那兒等候,那人想知道當天的運氣。邵雍也讓其抽取一個紙卷,抽出后邵雍看到還是一個“筷”字,就對他說:你今天必有牢獄之災。那人心想,我呆在家裡不出門,哪有可能招災惹禍?那人回到家中,蒙上被子就睡。不料,睡夢中卻被一位婦女罵醒,原來是他家的豬糟踏了婦女家的菜園子。那人火冒三丈,伸手就是一拳。不料那婦女本來就有病,一拳下去就倒地死了。不到一個時辰,幾個衙役紛擁而上把他抓進了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