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全國地產經紀商協會在5月12日公佈的數據,今年一季度,美國房價較2020年同期上漲16.2%,美國單戶住宅價格中值達到319,200美元的歷史新高,漲幅超出去年第四季度的14.8%,這是自1989年有數據以來的最高值。
《華爾街見聞》5月17日報導,高盛分析師Ronnie Walker在最新研報中指出,在拜登數萬億經濟刺激帶來通脹壓力的同時,全美住房短缺將在至少幾年內推動房價大幅上漲,而房價升值的5%-15%將被傳導至通脹。
高盛預測,到2024年,美國房價的上漲速度將遠遠超過公認的2006-2007年的房地產泡沫。房價飆升的溢出效應,意味着即將到來的惡性通脹不會是暫時的。
高盛將城市地區的CPI數據與地方的失業率、空置率和房價升值數據結合起來製作的模型預計,隨着經濟復甦加快,美國失業率將最終跌至上個週期達到的50年低點,勞動力市場的前期復甦與歷史高位的房價增長相一致。
報告認爲,2022年底前,美國住房通脹同比漲幅將達到3.8%,2023年將超過4%。隨後隨着房價增長放緩,通脹將有所放緩。
高盛分析稱,美國房地產市場供需持續失衡將在今明兩年帶來兩位數的房價上漲,縱觀許多范例,5%-15%的房價升值會在數年時間的跨度內傳導至通貨膨脹。
高盛報告指出,住房通脹是核心通脹的關鍵組成部分:首先,租金和業主等價租金(OER)佔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平減指數(PCE)價格指數的近20%,佔核心CPI指數的40%;其次,住房通脹是核心經濟體中最可靠的週期性因素之一,從經驗上講,它是菲利普斯曲線的重要驅動因素。在過去20年裏,當核心PCE高於2%時,PCE住房通脹率平均爲3.0%。
Walker認爲,受中共病毒疫情影響,過去一年美國住房通貨膨脹急劇下降,因爲嚴峻的就業形勢降低了民衆支付租金的能力;此外,向承租人提供保護的暫緩驅逐令已經免除了部分租客租金。
根據高盛的計算,這些被減免的款項給住房價格同比上漲帶來了約25個基點的壓力。
目前,美債交易員對未來五年通脹率預期升至2006年以來最高,而美國最新公佈的勞動力短缺數據可能會加劇通貨膨脹壓力。
5月10日,美聯儲資深經濟學家柯普朗在講話中呼籲美聯儲儘早開始討論縮減購債,警告金融市場存在失衡,預計未來幾個月通脹將大幅上升。
美銀對數十位基金經理的調查結果顯示,93%的基金經理認爲在接下去的12個月內美國的通脹水平將加快上行,並預計利率將上漲,使得美股將出現兩位數的回調。
據紐約聯儲最新的消費者預期調查顯示,一年期通脹預期中值升至3.2%,爲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