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1年2月17日】(本臺記者張玉文綜合編譯)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顯示,在英國發現32例另一變種新冠病毒(中共病毒)B1525毒株病例,該毒株可能存在包括刺突蛋白E484K等突變在內的一系列令人擔懮的突變,具有逃逸或抵抗人體免疫系統或疫苗抗體的能力。去年12月在丹麥、美國和澳大利亞等10個國家的基因組測序中都發現了這種新變體。
據英國衛報週一(2月15日)報導,英國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 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該國出現32例在丹麥、美國和澳大利亞等10個國家基因組測序中發現的中共病毒新變種B1525毒株感染病例。
研究小組說,新變種病毒株B1525在基因組上與先前在英國肯特郡(Kent)發現的B117病毒株有相似之處,包含許多令研究人員擔心的突變,其中包括位於病毒外圍的刺突蛋白E484K突變,這種突變在幫助病毒進入人體細胞方面起著關鍵作用。
瑞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 副教授西蒙o克拉克(Simon Clarke)說,雖然目前不清楚突變會不會改變病毒的感染能力或染疫後的病情嚴重程度,但是南非變種病毒發生的E484K突變,導致病毒對部分疫苗產生一定程度的抵抗力。
他說:”我們還不知道B1525具有多強的傳染力,但是可以預測的是,如果這種變體能夠快速傳播,那麼任何疫苗或以前因為感染而產生的免疫力都將會減弱。”
克拉克認為,對新變種要增強測試,選出令人關注的變體。他說:”我認為,在我們對這些變體有更多的瞭解之前,對攜帶E484K基因的任何變體都應該進行大量檢測,因為這類變種對免疫產生了抵抗能力。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臨床微生物學教授拉維o古普塔(Ravi Gupta)也認為,有必要保障擴大對新變種進行測試的範圍;他指出,除了E484K突變外,B1525還有另一種突變,它與E484K 突變一樣”可能有助於病毒逃離我們的抗體”。
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小組負責人喬納森·斯托耶(Jonathan Stoye)教授表示,變種病毒明顯在蔓延,需要大範圍檢測;但是增加檢測量也面臨困難,因為那些最有可能傳播新冠病毒的人可能因為負擔不起檢測是否呈陽性的費用,而不回來進行檢查。
斯托耶還表示,需要改進疫苗,從而使疫苗有可能抵抗多個變種毒株。他說:”發現幾個值得關注的變種具有相同的突變,這意味著對現有的新冠病毒疫苗要進行調整,從而有助於抵抗多個新的變種。”
斯托耶還說,鑒於E484K突變”似乎是目前有助逃逸的關鍵,所以改進疫苗應該考慮E484K突變(這個因素)。”
據悉,B1525突變最早可追溯到去年12月在英國與尼日利亞出現的病毒株。
責任編輯:常青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