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曾試圖以華爲要挾 歐盟否絕後拒媒體置評
據德國之聲報道,德新社駐北京記者站對德國之聲說,德新社獲取的是一份日期爲2020年12月11日的草案,其中有一段被印上了刪除線的章節寫道:針對那些通過立法或行政手段阻止或肆意歧視中國通信企業的國家,中方有權拒絕其投資者享有中國通信業市場部分開放的利益。
這一爭議條款出現在草案文本中,卻又被打上了刪除線,說明中方談判代表在試圖加入此條款後,又遭到了歐盟方面的回絕。”如果這一條款在後續談判中會進一步討論,他們會把相關段落用不同顏色標註,而不是印上代表 ‘回絕並不再討論’ 的刪除線。”
分析人士認爲:這一爭議條款沒有明確指出具體的企業,但是其明顯針對現今歐洲多國圍繞華爲5G設備的爭議。
內部草案文件顯示,爭議內容出現在 “歐洲企業可持有互聯網數據運算中心50%股權” 段落的下方,”享有中國通信業市場部分開放的利益” 指的就是這一市場准入權。該權益意味着歐洲企業可以進軍中國方興未艾的雲計算市場。
報道說,香港《南華早報》也注意到了草案中被刪除的這一條款。該報援引法國貿易政策專家法布里 (Elvire Fabry) 的觀點指出,歐盟方面除了堅定回絕這一條款,別無他選,”否則各成員國就會更有理由反對簽署《歐中投資協議》“。曾多次參與歐中對談的歐盟對外行動署副署長儒安讓 (Hervé Jouanjean) 則對《南華早報》表示,這是典型的中國談判施壓策略:”直到最後一刻,中方一直咄咄逼人地脅迫所有人,一直到最後一分鐘才會放棄這種做法。對於歐盟委員會而言,這顯然是不可接受的。”
歐盟委員會拒絕了媒體的置評請求,表示不對沒有正式公佈的內部文件進行評論。歐盟方面只是再次強調中國方面承諾向歐洲企業開放電信增值服務市場,其中包括雲計算業務。
不過,儘管歐中雙方已經在12月30日宣佈《歐中投資協議》完成談判,但是還需要各成員國、歐洲議會的批准方可正式簽署生效。
分析人士預計,這些流程至少將延續到2022年上半年,即法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之時。根據歐盟委員會的說法,協議正式簽署後兩年內,歐中雙方還要完成投資保護問題的談判。這意味着,圍繞能否將華爲問題與市場准入相掛鉤的爭議,在2024年前都有可能繼續發酵。
歐盟輕人權重利益外界震驚 放棄價值觀或讓歐洲衰落成爲現實
據報道,在歐盟與中國完成投資協議的談判後,雙方多位高官發表聲明讚揚這份協議,而專家也對這份協議提出質疑,認爲協議恐使未來各國要合作面對中國帶來的經濟挑戰時,變得困難。
12月30日,出席德國綠黨議員、歐洲議會 “對中國關係代表團” 團長簿帝剋夫(Reinhard Bütikofer)主持的跨大西洋議會合作對華議題的交流會,對歐盟輕人權、重利益的行爲表示震驚。
“美國政黨和整個美國政府的領導人都對歐盟在美國新政府上臺前夕就着手推進(跟中共的)新投資協定感到困惑和震驚”。他說:“歐盟委員會不顧北京嚴重的侵犯人權行爲,急於與北京合作,是扯下了一塊遮羞布。”
《法蘭克福彙報》以 “歐洲的中國難題” 爲題,刊發評論指出,歐盟與中國簽署雙邊投資協議的本意是爲在華歐洲企業爭取穩定可靠的法律環境,但是歐洲人千萬不能天真地以爲,中國的法律和歐洲的法律是一樣的,前者只不過是中共當局用來實現自身利益的工具。
文章中說,”但是,以中國不會遵守法律條約 (看看中國與英國當年就香港問題所籤協議便知) 爲由,拒絕與中國簽署協定,這也同樣是錯誤的做法。關鍵在於,發生衝突時,千萬不能畏首畏尾。必須在一開始就明確指出不當行爲。順便提一句,中國還曾許諾過 ‘致力於’ 批准杜絕強制勞動的國際條約。新疆拘留營裏的人們一定會對這則許諾很感興趣。可是,當中國的 ‘努力’ 什麼也沒有達成時,歐盟又會做什麼呢?”
《奧格斯堡彙報》以 “令人又驚又嘆的歐中協議” 爲題,刊發評論指出,雙方都作出了很大讓步的歐中投資協議究竟能有多大成效,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在連續多年成果寥寥的談判後,中國*中共)政府偏偏現在展現出了讓步意願。這一外界認爲不可能的局面之所以能出現,還要感謝以爲尚未正式上任的人:美國候任總統拜登。在選戰期間,拜登就提出要制訂對華戰略 (更確切說應該是 ‘對抗中國的戰略’)。在拜登看來,歐洲就是聯手對華的天然夥伴。畢竟在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中,歐美都面臨着相類似的公平性問題。”
《世界報》則尖刻地指出,歐盟因爲擔心歐洲衰落而急於和中國籤協議、放棄價值觀,但是放棄價值觀恰恰會讓歐洲衰落真的成爲現實。
《世界報》認爲,單純從經貿角度而言,歐中投資協議對歐盟相當有利,但是在當前這個時間點宣佈完成談判,卻會釀成地緣政治上的嚴重後果,這不僅僅限於歐美關係遭到離間。
柏林出版的《每日鏡報》以 “歐盟默許了中國的強迫勞動” 爲題,刊發評論指出,歐中雙方就雙邊投資協議達成共識,歐洲企業獲得了更有利的在華投資機遇,但是歐盟卻爲此付出了經濟利益之外的代價。
蘇黎世出版的《每日導報》更批評說,歐盟不應該在對華政策問題上撇開美國盟友。
“北京非常擔心歐美聯手協商對華政策。顯然,這份協議毀掉了歐盟的重要政治資本。現在可能會出現兩種情形:要麼中國全面確保中歐雙方都擁有同樣的遊戲規則,要麼歐盟讓歐洲市場上中國企業的日子與在華歐企同樣難過。北京很擔心後一種情形,因爲中國需要投資歐洲市場以獲得歐洲的技術。新的歐中投資協議既沒有展現出歐盟已經獨立於美國,也沒有展現出強大。這份協議沒能重振歐盟的對華政策,反而削弱了它。爲之高興的是北京。”
德國之聲認爲,該協議確實使默克爾 (Angela Merkel ) 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同時,也是她今後對中國的期待驗證的開始。默克爾的政策是,強調與中國的關係必須成爲德國與歐盟的外交重點。歐盟不僅在貿易範圍內,而且從政治影響上,承認中國在國際機構當中佔有的一席之地。因此,對默克爾來說,投資協議的達成是一個戰略上的勝利,是德國擔任歐洲理事會輪值主席國的錦上添花。
德國之聲指出,如果是歐盟保持這種無知樂觀的態度的話,那麼這次投資協議的最大贏家就是北京。因爲習近平可以藉此向他黨內要挑戰他的人展示,唯有他能掌控世界的走向。而這種 “勝利” 自然就會,至少在國內,淡化由於在“中共病毒”大流行的問題上,在改變香港製度和處理南中國海的爭議,而帶來的中國國際聲譽所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