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報道,9月25日上午11時34分,巴黎11區勒努瓦大道(Boulevard Richard-Lenoir)發生持刀砍人事件。案發地點在2015年遭到恐襲的《查理週刊》報社舊址相鄰,造成1男1女受傷。有目擊者稱,兩名襲擊者突然出現,拔刀就砍。
報道說,兩名均爲“第一線”(Premières lignes)媒體記者,當時二人正在辦公樓外抽菸休息,頭部與臉部受到傷害。官方稱,兩名受傷者生命沒有危險,臉部也得到搶救沒有嚴重後果。
巴黎案發後,警方在巴士底歌劇院臺階下逮捕一名身上有血跡的嫌犯,該男子現年18歲,巴基斯坦籍。另外,在勒努瓦地鐵站入口地上發現一把刀。不排除他們盯梢多時,瞄準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地點再次襲擊。
法國司法,警方反恐,立即將案件定爲恐怖襲擊,並指控嫌犯屬於伊斯蘭恐怖主義犯案行徑。
法國內政部長達爾馬寧(Gerald Darmanin)當晚表示,“很明顯,這是伊斯蘭極端恐怖主義行爲,是又一場對國家、對記者、針對這個社會的又一起血腥襲擊”
據警方披露,該男子三年前來到法國,屬於 “無父母陪伴的未成年人”,不在法國監控名單Fiche S上,沒有極端化記錄。此前曾有攜帶武器(螺絲刀)案底,但當時嫌犯尚未成年,所以僅被 “執法警告”(rappel à la loi)。目前主嫌已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但沒有解釋作案動機。
第二名嫌犯33歲,1987年出生於阿爾及利亞,在一地鐵站附近被鐵路警察抓捕。巴黎公交公司的地鐵監控顯示,案發前在地鐵上,此人在主嫌犯身邊,但目前尚沒有確鑿證據可以證實他與此次襲擊有關。因涉嫌恐怖主義行爲,二人最多可被拘留96個小時。
法新社援引一名消息人士的稱,調查人員當天晚些時候在巴黎郊區搜查了一處與主嫌有關聯的住所,並帶走另外5人訊問。警方調查繼續鎖定案犯周圍人際網絡,以確定案發是否有恐怖組織隱性資助與組織犯案。
不過法國司法調查目前初步認定,上週五的恐怖襲擊可能更多屬於孤狼恐怖襲擊,而可能沒有組織機構施行恐怖襲擊。而因伊斯蘭激進立場的孤狼襲擊,最有可能使用砍刀,汽車或者其他兇器進行。
法國國家反恐檢察院已依謀殺未遂、恐怖主義行爲、恐怖主義性質的團伙犯罪等罪名立案。刑警總局(DRPJ)和法國國內安全總局(DGSI)接手調查。
巴黎3區、4區和11區的125所學校一度被封鎖。巴士底廣場周邊多條公交線路臨時調整線路,多個地鐵站關閉。
據法新社報道,2015年1月7日,兩名武裝人員闖入《查理週刊》雜誌社,用衝鋒槍掃射,造成12人死亡。事後,伊斯蘭國(IS)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承認對該襲擊負責。《查理週刊》雜誌社在遇襲後搬遷,地點至今對外保密,但警方稱已對其加強了保護。
而原址包括附近單位,則由法國電視機構安置辦公。查理週刊受襲擊時,附近的媒體機構至此多次公開提供證詞,並公開表達立場支持查理週刊。這些媒體單位,包括附近的居家居民以及飯店酒肆,都表達支持《查理週刊》,譴責恐怖襲擊。證詞指他們也受到威脅。
據報道,“第一線” 媒體公司曾參與製作一部《查理週刊》遇襲紀錄片。反恐部門官員說,襲擊者與受害者不認識。公司創辦者保羅·莫雷拉告訴法國媒體,公司先前沒有收到威脅。遇襲者的一名同事說:“整個團隊……都躲到樓頂上,就像5年前《查理週刊》遇襲時那樣。”
巴黎警方特別重罪法庭本月2日首次開庭審理《查理週刊》遇襲案,涉及14名嫌疑人。然而,這家雜誌社爲紀念庭審開始再次刊登爭議性漫畫,收到伊斯蘭國組織威脅。《查理週刊》人力資源主管本週因死亡威脅被警察從家中轉移至別處。
內政部長達爾馬寧承認 “低估了威脅”,疏於防範。他同時宣佈,已經下令在所有曾發生襲擊的“標誌性地點”採取永久保護措施。《查理週刊》雜誌社新址獲得超過700名警察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