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向南海發射導彈 「無益且脅迫侵略」美吿誡莫再如此
8月26日,中共進行了包括五個地區在內的國家級演習,包括在南中國海、東海、黃海和渤海灣,向南海發射了4枚彈道導彈。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Mark Esper)8月27日(週四)聲明譴責中共違反對國際社會的承諾,進一步破壞了南中國海的局勢。
施燦德(Chad Sbragia)表示,這對於不只是南中國海,還有東南亞的多個主權國家都增加緊張氣氛。毫無疑問,(發射導彈)是一種無益而又是真正強迫侵略性的氣息。他說,「我們不明白中國人爲什麼會這樣做。 這似乎確實沒有建設性,而他們聲稱爲了達成和平談判的願望。」
施燦德(Chad Sbragia)表示,「但我們再次告誡中共莫再如此,若持續做出類似行爲,我許諾讓他們停止。」(“But here we are again, with the Chinese continuing to take those actions even after they were cautioned to not do so, and I pledge to avoid them to doing so.”)
中國網民發現 兩枚導彈疑似發射失敗 一枚落在廣西
據《自由時報》報導,中國人民解放軍26日朝南海發射彈道飛彈,中資港媒起初報導爲2枚,之後被美軍指出總共是4枚;對此,有不少中國網民發現,其中2枚飛彈疑似發射失敗,落在中國廣西地區。

時政評論人士「視界」表示26日中共發射4枚導彈,美軍全程捕獲了導彈數據, 這次中共匆忙發射導彈帶來三大負面效應,「一、美國所有先進偵查裝備雲集南海之時,中共發射導彈像主動讓美國檢測。二、中共公佈兩枚,美軍糾正4枚,因爲兩枚打太偏。三、美軍正研究在亞洲部署中程導彈,中共中導發射像催促美軍部署。」
中共國企不遵守國際法 將促印太地區其他主權國家聯合
美國務院於8月26日宣佈,自2013年以來,中共利用國有企業對南海有爭議的3000多英畝進行挖掘和開墾,破壞了該地區的穩定和鄰國主權,並造成無法估量的環境破壞,將對負責協助這些行爲的個人限制入美簽證,包括其直系親屬的簽證限制。商務部將24家中國國有企業加入了出口管制清單, 包括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Company (CCCC))的幾家子公司。
施燦德(Chad Sbragia)回答問題時表示,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無中生有挖土造島。「他們一直在爭論,提出不符合國際法的主張,在國防部和其他部的多個層面上與已經同中國人討論,這不僅僅不遵循國際法與規範。而且,他們似乎無法珍惜與他人做出的承諾和安排,尤其是在那裏進行的《行爲準則》談判。」
施燦德(Chad Sbragia)表示,美國承諾自由開放的大範圍印度太平洋,自由和開放的國際秩序。他說,「當我們說我們承諾時,我們全力以赴說到做到。」(“when we say we’re committed we’re committed and we’re all in.”)
施燦德指出,如果中共不維護國際法規,「他們將面臨印太地區(其他衆多主權國家)日益聯合起來同他們競爭。這是我們的核心策略,並將看到更具體的實施。」
中印新衝突 中國理應結交印度 美國密切關注待雙方談判解決
中印部隊8月29日在拉達克東部班公錯湖發生新一輪衝突,導致局勢再度升溫。
爲對抗中共透過經濟及軍事擴張對印度洋太平洋地區造成的威脅,印度與美國、日本和澳洲組成的四邊對話機制,以共同推動印太的開放與自由。
施燦德表示,在以往,中國對印度通常傾向於將對話作爲一種權力計劃,使用政治經濟和軍事脅迫而非武力手段 。今年在中印邊境上看到的衝突,令很多人驚訝。
施燦德認爲,從長遠來看,中國人理應盡力結交印度。原因之一,因爲減輕他們自己的風險,印度在國際環境中不可小覷。同印度的邊境摩擦不符閤中國人認爲的在這個既脆弱又高度敏感的地區的利益。原因之二,或許有些中國人認爲印度人並未給予他們足夠的互惠。
施燦德(Chad Sbragia)表示,隨着邊境緊張加劇或升級爲危機或衝突的程度,美國將繼續密切監視並關注,並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將中印帶回和平談判解決。
今年5月以來,中印兩國持續在邊境武裝對峙,其中6月中兩軍再發生致命的衝突,20名印度士兵死亡,76人受傷,中方也有人員傷亡,但一直祕而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