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黨利用一切好事為自己涂脂抹粉
運動員得了獎,科學家把衛星送上天,農民有個好收成,申辦個奧運,修了個水庫,中共都會把功勞算在自己身上。時間久了,人們還真認這個邪理了。把有點突出表現的人再誘騙發展入黨,這樣好事都成中共干的了。所以,有個現象,只要說一點中國的好事,人們自然就覺得是在說中共的好事,都能成為給中共涂脂抹粉的顏料。有一個詞叫“黨的政策好”。黨不管農民,農民有飯吃了,黨不管個體戶,個體戶發財了,沒有黨干擾了,百姓日子好過了,這本來是暴露共產黨有多么不好,但共產黨反過來把這叫“政策好”,老百姓跟著就感恩戴德。現在中國經濟的表面繁榮,靠的本是廉價勞動力、海外投資和中國人的聰明勤勞,中共把這些都當作自己的資本。其實,恰恰相反,中共急功近利維護其合法性的心態,造成了多少資源浪費、環境破壞以及社會不公和道德敗壞。是因為中國有十幾億人的大市場才掀起的中國熱,可是中共的宣傳總是把世界對中國的重視當作對中共的擁護。
(12)黨動輒就要代表一切,領導一切
中共獨裁專制,卻很喜歡把“國家”、“民族”和“人民”掛在嘴上,動不動就發聲它要“代表”全體中國人民如何如何。老百姓沒有發表言論的份兒,只好被“代表”了。而反反覆覆被“代表”后,也就習慣了,好像中共真是個“代表”。
黨不但代表一切,還管一切。黨管政府,黨管軍隊,黨管國家機器,黨管外交,黨管著每個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黨就像癌細胞,侵入到了中國社會的各個角落。這真是民族的大不幸。
(13)黨把“反黨”標成“反華”
雖然黨無處不在,弄得人們分不清黨同政府國家民族的概念,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卻是共產黨掩耳盜鈴地把“反黨”、“反共”涂抹成“反華”的主動混淆是非的宣傳。
共產黨的暴政在世界上名聲很不好,有的西方國家在移民時有三種人不受歡迎,納粹、恐怖主義和共產黨。說有人反共,那是很普通的事情。可是,中共在批判反共言論時,總是給對方貼上“反華”的標簽,“反華勢力亡我之心不死”,把堅定反共的稱作“反華頭子”。如果是中國人自己反對中共,更被罵作“賣國”、“給中國人民抹黑”等等,潛移默化地灌輸“中共”就是“中國”,就是“中國人民”。
黨成為“一切”后,人們就真的弄不清黨同政府、國家和民族的關系了。
2)人們混淆了黨同政府、黨同國家和黨同民族的概念
批評美國總統的人,沒有人攻擊他不愛美國;批評美國共和黨的人,也不會有人攻擊他不愛美國人民;反對執政黨,并不意味著就是在反對美國政府;不論是在美國白宮前還是在美國之外抗議美國政府的美國人,不會被人扣上不愛國的帽子,也不會讓人覺得他是在給美國人民丟臉。反某個黨,更不會被控煽動顛覆國家的罪名。
但是,當有人揭露共產黨、批評社會黑暗的時候,很多人就會破口罵道:你是中國人嗎?在海外,如果有人對中共高官抗議的時候,也會有很多人憤怒不已,認為給中國人民丟臉。當有外國政要批評中共的時候,中共會奮不顧身地起來批判,老百姓也跟著附和。這些人的憤怒常常是出自內心的。當你在曝光中共的惡行時,他覺得你此時此刻真的是丟了他的臉,他認為因為你揭露中共的丑事而使他遭到洋人的鄙視,看不起他,讓他的臉在洋人面前掛不住了。可是,洋人們根本就不會有這種反應。中國人敢于出來揭露一個專制政權,反而會讓洋人們佩服你的勇氣和良心。那為什麼我們中國人會有這種“丟臉幻想癥”呢?就是因為混淆了黨與政府、黨與國家、黨與民族的概念,把自己作為了中共的一分子。很多人不自覺地把愛國等同于愛黨,以為批評中共就是批評中國,反對中共就等于反華,就等于出賣中國人民。
中共領導人出訪時,現在有一個很特別的景觀,就是有抗議人群也有中共組織的歡迎人群,但歡迎人群基本上是見不到被歡迎者的。那為什麼還來歡迎呢?他們自己的理解是,歡迎不是目的,本來就知道領導人不會同他們照面,安排他們來的目的完全是針對抗議人群的。胡錦濤2006年訪問美國白宮時,有西方媒體采訪歡迎隊伍的組織者,問道:“你看對面啊,有兩千多人的抗議隊伍,你怎么看這件事情啊?”歡迎隊伍的組織人回答說“中國領導人來訪是一個很高興的時刻,在這個時候抗議領導人,是不合時宜的。”這個回答很可笑,因為你說現在不合時宜,那你能給這些抗議人一個合時宜的抗議時機嗎?你在中國大陸根本就沒有那個機會去見中國領導人,就敏感問題上訪是“擾亂社會秩序”,要坐牢的。而領導人到民主國家訪問,人民才有機會去抗議,為國內沒有說話權的同胞表達訴求,可有人又說在“高興的時刻”去抗議是“不合時宜”的,領導人出訪又都很高興,那也就沒有任何機會去抗議了。歡迎人群他們覺得他們是為了表達愛國熱情來對付抗議人群的。可是,不讓中共領導人聽到受到迫害的人民的心聲,中共如何能改錯呢?改不了錯,繼續迫害民眾,對國家和民族不是災難嗎?這種后果是愛國還是害國呢?說白了,那些歡迎的人以為是在愛國的面子,其實是在愛黨的面子。
在正常社會,人們擁護政府是不需要表達的,因為他們的選票已經表達了這一點。恰恰相反,人們對政府的不滿是需要表達的。政府無論做得多好,那都是它份內之事,當初百姓不就是看你能做好,才選了你嗎?反過來,政府做得不好,那就下臺,換個能做好的上來。所以我們從來看不到法國總統出訪,法國大使館要組織人去歡迎他。民選政府領導人也有這個自信,他不需要這樣的外在形式來證明他的權力合法性。而共產黨這么干的時候,它自己都意識不到,歡迎的人也意識不到,這是中共缺乏執政合法性而偽造的補救措施。
黨、國不分的混亂思維是中共有意制造的。中共知道自己只有幾十年的根基,又是舶來品,所以需要找個依靠。中國人向來愛國,有很強的民族自豪感,于是中共幾十年來一直把自己吹噓成愛國者,把自己打扮成中華民族利益的代表,欺騙百姓。同時它把黨和國家、人民、政府總是連在一起用,愛黨愛國,反黨反人民,反黨反政府,因此制造出種種黨與國之間的混亂。
3)中共不等于中國
我們需要確立的一個常識是,中共不等于中國。政黨與國家、民族從來都不是一個概念。中國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存在了幾千年,而中共的出現只有八十多年的歷史,統治中國不過五十多年。
中國一詞自古有之,最早指居“天下”(世界)中心的中原地帶。近代以來,特別是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后,“中國”一詞始成為民族國家意義上的法律和政治概念。一般而言,從歷史的角度,“中國”是從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開始,經歷了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中華民國和偽中華人民共和國等一系列朝代和政權的連貫歷史的整體。從地理的角度,位于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約 13億)的國家,國土面積排行第三。從政治或行政的角度,目前存在兩個政體: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臺灣地區的中華民國。
當一個人提到中國的時候,你的腦子里出現的是什么?可能是一張中國的地圖,或者是那里的親朋好友,熙來攘往的人群,也可能是長城、黃河,地標性的建筑,文物古跡或者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等等,但不會是一個政黨。這都是人的自然反應。國家的內涵包括了國土,國土上的各族人民,經濟、科技、文化、飲食、教育、節日、社會、宗教和政治等諸多層面。中國是指歷史上、地理上、文化上、血緣上的中國,而中共不等于中國。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中國貨風行世界,標簽上的“中國制造”,沒人會理解成“中共制造”。
然而在實際生活中,中國人的確把中共等同于中國,愛國等同于愛黨。一談到中共,很多人就下意識覺得是在談中國如何如何,“沒有了共產黨中國還能存在嗎?”,“沒有共產黨,中國怎么辦?”還是擁有廣泛市場。
在中國人普遍不相信共產主義,貪污腐敗盛行的今天,“我黨一貫正確”,“社會主義好”等政治口號已經不足以再讓中國人相信共產黨。為了保持中共的統治,不讓人們質疑為何要讓共產黨來統治中國,中共再次把黨和國家概念混淆,利用狹隘的愛國主義和極端的民族主義來引導中國人把愛國情緒放到黨身上。愛黨的行為和思想被中共宣傳為愛國的行為和表現。
中共中央制訂的《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重要目的就是要用中國人經濟建設的成果來讓人堅持黨的路線,用黨的路線的內容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首先自我肯定,黨做的事情都是為了中國好;然后偷梁換柱說,中國的成就都是黨造成的;最后把愛國定義成堅持黨的路線;起到混淆概念的目的,讓人把愛黨擁黨等于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