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您收聽《冬梅講古》這個節目。我是冬梅。
今天冬梅接著給您講《姊妹易嫁》這個故事。
上次我們講到毛紀去迎親時,張家大小姐金兒臨嫁不肯上轎,結果是妹妹銀兒代替姐姐嫁了過去。
銀兒去了毛家之後,將家里里里外外家務事打理得井井有條,對待婆婆恭敬孝順。毛紀感激銀兒代替姐姐出嫁,把銀兒視為紅顏知己,兩夫妻感情很好。毛紀自己就更加發奮讀書。那銀兒生得眉清目秀,唯獨一點美中不足,頭髮稀疏,鬢角有些禿,令毛紀有點遺憾。
過了不久,到省城去參加舉人的考試。一路上曉行夜宿。這一天來到離省城不遠的一個地方,天晚了,就在一家客店留宿。這個店主姓王,問毛紀的姓名,一聽說是姓毛,十分高興,對毛紀十分熱情、殷勤。不等毛紀說話,就吩咐小二打來熱水,洗臉洗腳,又沏了熱茶給他,然後端上來一桌酒飯,有魚有肉,十分豐盛。
毛紀心裡不安,對店主說:“店主如此盛情,晚生十分感戴。只不過我囊中羞澀,恐怕沒有餘錢,辜負了店主的美意啊。”
沒想到這個王店主回答說:“毛相公不要多慮。這些都是小店奉送的,並不要您一文錢的。”
毛紀心裡疑惑,問店主, “我們素不相識,點解你要這麼做?為什麼如此錯愛呢?”
店主人說:“不瞞相公。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金甲神人對我說:’明天有一位毛解元(舉人的頭一名叫解元)到你店裡住,將來他會救你脫除大難。” 醒來後那個神人的聲音還在耳邊,因此小的一早起來,專門守著從東邊來、上省城應試的客人。您一來到,一打聽姓毛,是上省城應試的,這不正應了夢中說的了嗎?
毛紀一聽,心裡有點得意,吃了飯菜,又和店主人聊了會兒天,就熄燈睡覺了。躺在床上,想著店主人說的話,心里美滋滋的。暗想,考中舉人之後,那同科舉子要互拜,官場許多應酬,現在家中的妻子頭髮有點禿,恐怕會被達官貴人恥笑,考中當官以後,要休了她另娶一個。當夜睡去一宿無話,第二天啟程辭了店主人直奔省城而去。
誰想到,三場科考下來,放榜一看,別說第一名解元了,就連最後一名都沒有,竟然是名落孫山, 榜上無名!這毛紀別提多喪氣了。心裡怨那個店主的夢不靈,又想自己覺得臨場發揮不錯,幾篇文章寫得也很得意洋洋,怎麼竟然連個名都沒有呢? !嘆息懊惱,又羞又愧。途中又到了王家小店。
毛紀一見到店主,滿面羞慚,不由得埋怨,對店主說:“你的夢不靈。我沒有考中,連個最後一名都沒有啊!”
沒想到那店主人笑盈盈的說:“秀才,哪裡是夢不靈,是你心起一念不正,把自己的功名給損掉了。”
毛紀奇怪,問是怎麼回事。
店主說,你離開店裡去省城應考的那天晚上,我又做了一個夢,還是那個金甲神人,告訴小的說:“毛紀還沒有考上,就要休掉結髮妻子。這一念被神知道,因這一念不正,神消掉了毛的解元祿位。” 您是因為心裡想要更換妻子,所以陰司把您的解元給廢掉了,哪裡是我的夢不靈! ”
毛紀聽了,心裡又驚又悔。驚的是,原來鬼神之說確實是真的,原來真的是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啊。悔的是自己不該生此不義之念。糟糠之妻不下堂,自己學的書裡都有,怎麼這時候就利令智昏了呢?活該呀活該!毛紀這時是悔恨交加,站在那里呆若木雞。
店主人勸解說:“秀才,您只要知錯改過,努力上進,不做損陰德的事,最終命裡該有的還是能有的。 ”
毛紀回家後,果然反省自己,不再有非份之想,上孝老母,下敬妻子。努力讀聖賢之書,按照書中的教導做人。三年之後又去省城趕考。這一次果然考中頭名舉人。毛紀與同門相處,不卑不亢,行止得禮,深得同僚的敬重。家中生活日漸富裕,那銀兒夫人的頭髮竟也漸漸長長了,又濃又密,烏黑髮亮,高高地盤在頭上,更增添了十分的嫵媚。
再說那個姐姐金兒。遂了她的願,嫁了鄉里一個有錢人家的獨子。過門後,穿金戴銀,吃香的喝辣的,家裡奴僕成群,甚是恣意,金兒很是得意洋洋。可是好景不長。沒多久,公婆去世。丈夫自小嬌生慣養,根本不懂得持家理財。每天夫妻兩個還是遊手好閒,玩樂享受, 漸漸的,只有出的沒有進的,沒有幾年,把家產敗光了。弄得賣房子賣地,最後竟然是家徒四壁,窮得連飯都吃不上了,只好靠娘家接濟。
後來,金兒的男人又死了,金兒只好回了娘家。看到妹妹成了解元夫人,這心裡真是打翻了油鹽醬醋瓶子,說不上是酸甜還是苦辣。一次妹妹回娘家, 僕人報說二小姐和官人來了,這金兒一聽,趕緊躲進了後房。從窗戶紙窟窿眼裡看到妹妹鳳冠霞帔,好一副貴夫人氣派,人也出落的俊俏了。再看那毛紀,穿著官服,英俊威風。眼裡看著,心裡就好像聽見有個聲音在耳邊轟轟的說:這原來可都是給你的呀!是你硬生生推開不要的啊! “那心裡那個滋味啊,真是說不出來。 一氣之下,金兒就出家當了尼姑。
毛紀記著當年考舉子落榜的教訓,心中敬信鬼神,不做虧心損德之事。凡事以國家為重,秉公正直,深得重用,後來又當了宰相,衣錦還鄉。金兒心裡嫉妒,但還是勉強差遣一名小尼姑到相府問候,希望能得到一些財物。
小尼姑到了相府,宰相夫人拿了許多綾羅綢緞,包在一起,在裡面塞上百兩黃金,交給她帶回去。但沒有告訴她綢緞裡面有黃金。小尼姑拿回去給金兒。金兒一看,只是一些綢絹之類,大失所望,很不高興地說:“給我金錢,還可以買柴買米;這些東西,我出家之人要它有何用!”當下氣哼哼的就命徒弟:“ 給她們送回去, 不要!”
看到小尼姑又把包袱退回來,毛公和夫人感到很奇怪,等到打開一看,金子都還在裡面,問了小尼姑, 才明白退回來的意思。毛公拿出金子對小尼姑笑著說道:“你師父連百把兩金子都承受不起,那有福氣跟我這個老尚書啊!”
於是就給了五十兩金子,交小尼姑拿回去,說道:“拿去給你師父用吧;多了恐怕她這福薄的人難以承受啊!”
小尼姑回去,一一照原話告訴她金兒。這金兒聽了默默無語,心裡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回想自己生平所為,竟然總是好事自己推出去,壞事偏要搶過來。這難道怨得了別人嗎?
後來,那個姓王的店主人因為一件人命官司受到牽連被捕入獄,幸虧毛相國盡力替他排解,才得以免罪釋放。
聽眾朋友,《姐妹易嫁》這個故事就講完了。聽了這個故事,您有什麼感想嗎?金兒如果不是那麼勢利眼, 本來也可以享受榮華富貴, 銀兒聽從父母之命, 接受命運的安排, 反而得到福報, 做了宰相夫人。毛紀知錯就改,考取舉人後,沒有拋棄糟糠之妻,終於功成名就。講到底, 做人最要就緊的是善良, 人生出一念, 天地盡皆知。
聽眾朋友,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謝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次節目再會。
文章來源: 《故事新編大家聽》(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