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沒有共產黨,中國會怎樣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句話的潛臺詞是: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光輝的成就,這些成就如果沒有共產黨的領導是不可想像的。中共常常吹噓的成就包括:取得民族獨立,讓中國人民站起來;建立了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解決了十幾億人民的吃飯問題;建立了強大的國防體系,擁有原子彈和核潛艇;教育、科技、文化事業取得長足進步,等等。
但事實上,中國真正的民族獨立、躋身國際四強、廢除不平等條約,收回臺灣的都是國民政府在1945年做到的。中共建政之前從事的是分裂和內戰,建政之后則致力于奴役民眾,大搞政治運動,逼迫人民下跪。
中國的經濟體系在中共之前就已經頗具規模。中國江南造船廠在1918年就給美國造了四艘萬噸輪,1920年3月下水,美國運輸部驗收,質量非常可靠。1929年遼寧迫擊炮廠就造了自己的第一輛汽車,其他如火柴、油漆、機床,甚至軍艦、飛機等等,現代工業生產的東西很多都在國民政府、北洋政府甚至清政府時期就已經成型。
說到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到底誰在種地?誰在蓋房子?誰在搞科研?還不是農民、工人、知識份子等大眾百姓?哪個活兒是中共干的?中國人民的衣食和財富是自己努力工作的結果,是自己掙來的而不是中共恩賜的。我們必須清楚的是,是人民養活了中共政權,而不是中共政權養活了人民。中共的無恥在于,全面剝奪了人民的財產,最后給回一點你自己創造的財富,卻還要你去感恩,要你“感謝黨的英明政策”。
從另一方面來說,經濟學里有一個名詞,叫“機會成本”。意思是說,人面臨抉擇時,他必須作出一定的選擇,他所失去的就是他所得到的東西的機會成本。中共吹噓自己的“偉大成就”時,總是縱向比,而不是橫向比;總是和戰亂年代比,而不是和治平年代比;總是說做到了什么,而不提沒做到什么。如果我們比較一下半個世紀以來非共產國家和共產中國的不同道路,就會發現:如果沒有共產黨,憑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勤奮,一個自由民主的中國能夠獲得比現狀不知強多少倍的輝煌成就。
我們首先以經濟為例。中共常說中國人口多底子薄,那我們就看看同樣人口多、底子薄,但沒有共產黨的東鄰日本。日本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39.3人(1998年數據),幾乎是中國的三倍。日本國土的71%都是山地和丘陵,土地貧瘠、資源缺乏,自然條件并不優越。二戰以后,日本在戰爭的廢墟中起步,僅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時間,不但擺脫了戰爭給經濟帶來的陰影,而且超過傳統強國英國、法國、德國、和蘇聯,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從1955年到1973年,就在共產黨發動一個接一個的政治運動、把中國鬧得天翻地覆的時候,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十八年以年均10%的速度高速增長,被世人稱為“日本經濟的奇跡”。
印度人口和中國處在一個數量級上,和中國具有一定可比性。1980年代,幾乎在中共開始改革開放的同期,印度在總理拉.甘地的領導下,開始了溫和式的自由改革。1991年開始,印度加快了改革的步伐,1980年到2002年印度經濟年均增長6%,2002年到2006年年均增長7.5%,速度上已經接近中共宣稱的8%。但印度的銀行壞帳占所有貸款的不到2%,遠低于中國;基尼系數0.33,而中國同期的基尼系數可能高到0.5到0.6。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資源的高投入,而印度GDP增長主要來自生產率提高,而不是來自增加資本或勞動投入。印度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與東亞、尤其與中國截然不同的經濟增長模式:主要依賴國內市場而非出口,依賴消費而非投資,依賴服務業而非工業,依賴高技術而非低技術制造業。專家指出,印度經濟增長模式能更有效地造福于民眾。
軍事和國防也是中共時常夸口的題目。自古“兵者為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孫子兵法》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中共從斗爭哲學出發,幾十年來以一種戰爭臆想狂的心態不斷揚言,“第三次世界大戰不可避免”,“中美必要一戰”,其實是其通過樹立外敵來化解國內矛盾的慣用統治伎倆。其實,真正熱衷于“輸出革命”、到處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的,恰恰是共產黨政權。中共用于研制第一顆原子彈耗資約41億美金(按1957年價格計算)。有人算過一筆帳,如果把這些錢用來買糧食,可以把大饑荒餓死的所有四千萬人救活!如果國防的目的是要保護百姓,那這種害死百姓的國防有多大意義呢?且不說窮兵黷武、不顧百姓死活該不該,至少,搞出點武器根本就不能作為在百姓們面前炫耀的資本。再說,那些沒有共產黨的國家,難道就不建設國防了?
臺灣國立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明居正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假設,很有啟發性。他說,如果1949年以后大陸政權遵循孫中山的遺教,走了三民主義的道路,中國的情況會怎樣呢?
“1949 到1952不會有五大運動,中國也不會跟美國打仗,也不會被美國封鎖,…… 不會去搞大躍進運動,……中間很多事情也不會發生,三面紅旗,大躍進,人民公社,不會出現,我們中國少死了三千萬到四千萬的人民,…… 當然更重要的不會爆發文化大革命。到了1970 年代,經濟就繼續起飛,人民會越來越富裕 ……。
如果這個遵循三民主義的政黨繼續執政,到了1980年代,中國的經濟人均所得大概四千到五千美元。到現在,中國人均收入就應該達到美國的一半,而經濟總量則相當于美國的2倍多。中國毫無疑問,早就是世界第一強國了。也就是說,如果中國大陸走的是孫中山的道路,而不是共產主義的道路,一路走下來,中國早就崛起了!”
中國古代有個詞,叫做“休養生息”。就是政府省刑罰、薄賦稅、輕徭役,與民休息,簡單的說就是政府不折騰。中國人勤勞勇敢,只要社會公正,別搞運動,別瞎指揮,老百姓自己就會想辦法富裕起來了。中共自己都說,三年大饑荒餓死幾千萬人,文革結束時,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如果不是中共幾十年的瞎折騰,中國至少三十年前就可以過上好日子了。現在,因為中共的專制、腐敗、浪費,以及由此帶來的混亂社會秩序和敗壞的社會道德,已經造成中國社會發展的巨大障礙。中共自己承認的,每年公款吃喝2000億,公車消費3000億,公費出國2000億。世界銀行估計中國在“七五”到“九五”期間,投資決策失誤率在30%左右,浪費4000-5000億元,連吳邦國自己都說“我們國家最大的浪費莫過于戰略決策的失誤。”還有大大小小各級黨委官員幾百萬,不知得浪費百姓多少錢。一般國家老百姓納稅養活政府,中國老百姓除了養活政府還得養個龐大的貪得無厭的黨,所以中國百姓才如此不堪重荷。
可是,人們為什麼感到沒有了共產黨,中國不知道該怎么辦的問題呢?一方面這是個心理問題。因為共產黨通過灌輸造成自己同民族和國家融成一體的假相,黨亡國不在,就像從來沒有離開過母親的孩子,對于母親不在的情形是不敢想像的。但問題是,共產黨從來不是我們的母親,而是強加于中華民族的附體。第二就是中共強行攫取所有資源與財富,造成人們必須依靠中共才能管理國家的假相。事實上沒有中共,中國人照樣還是中國人,中國的國家該怎么管理還怎么管理。中國社會幾千年沒有共產黨,不還一樣好好地走過來了嗎?
另一方面,人們這么說,還是因為擔心共產黨沒有了,國家可能陷入動亂,所以,與其動亂,不如現在賴活著。表面上想,這是一個避免動亂的辦法。真正一想,就會發現,恰恰中共的統治是動亂之源,中共的統治在激化矛盾,中共在壓制社會不滿,可以說動亂的來臨是中共統治下的歷史必然。現在維持中共,不但不能避免,反而是在加速這個動亂的到來,加劇動亂的破壞力度。中國現在各種的問題的疏解辦法恰恰是被中共堵死了,因為那些疏解辦法威脅到了中共的統治。只有沒有了共產黨的因素,才能公平健康沒有后顧之憂地討論中國的問題,改革才能在正常的軌道上全面進行。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解體中共,為其他事情的順利進行鋪平道路,而不是被“沒有了共產黨,中國怎么辦”這樣的問題迷惑住。
“沒有共產黨,中國怎么辦”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上世紀末共產主義在全世界已經破產,中共的高官自己都說共產黨倒臺“不出十年”, 2004年人民日報高調發表社論讓共產黨“再干一個二十年”,可見共產黨自己最樂觀的估計也不過是“二十年”。人們不是也常說“再過二十年,中國怎么也得民主了”嗎?顯然,人們早就已經對共產黨垮臺達成了共識。那么,“沒有共產黨,中國怎么辦”這個問題不就顯得很多余嗎?
所以,不是“共產黨該不該垮”的問題,而是“如何讓共產黨垮臺”的問題。更明智的問法是,“如何讓共產黨垮掉而不引發社會動亂?”靠革命的暴力手段,顯然不妥。暴力帶來的只是新的暴力,共產黨的統治造成了人們文化和心理上的斷裂,只有讓人們真正反思共產黨才能避免共產黨的覆轍。現在中國興起的“退黨大潮”是人們可以想像的最佳手段。退垮中共的過程就是一個民眾覺醒的過程,就是接受中共強權將要垮掉這個事實的過程,也是各種新生勢力成長的過程,而且在成長過程中自覺同共產黨的暴力原則劃清界限的過程。只有中國人民的心靈真正解脫了,有了理性的民眾,中國才會平穩過渡。
不少西方政客也怕中共垮掉,擔心中國出現的破壞性動亂會沖擊世界秩序,于是希望“讓世界去兜住中共”,幫助中共維系政權。顯然,這是非常不明智的短視之舉。因為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一定會出問題,而且等爆發的時候問題會更大,那時后悔都來不及了。
沒有共產黨,中國會更好。那么有了共產黨,中國到底怎么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