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7日(周三)川普總統發出的推文說:“我們已經通知印度和中國,美國可以、願意、也能夠調解或仲裁他們之間日趨激烈的邊界爭端。”
川普總統表示,他願意出面調解印度和中國在喜馬拉雅山一帶邊界發生的對峙。
中印的邊界糾紛,一直都是中印兩國關系中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兩國共同邊界長達2000公裡,其中有爭議地區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裡,主要分佈在西段、中段和東段三個部份。
川普的表態,在現在中共所處的世界格局中,有著耐人尋味的意義。他或許想瞭解中共此時到底是什麼情況。
有消息說,中印雙方的軍隊目前都在挖防禦工事,中方的卡車已把設備運進這個區域。人們擔心雙方的軍事對峙將會持續下去。
近年來,中印之間曾多次發生邊界摩擦。2017年兩國軍人就在拉達克附近發生類似事件。同年,兩國軍隊又在與不丹接壤的洞朗地區發生長達兩個月的嚴重對峙。2018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印度總理莫迪在武漢舉行會談後,雙邊關系有所緩和與改善。而這次的邊界對峙是由印度在這個地區修建公路引起的。2020年5月5日,中國和印度計程車兵在人煙稀少的拉達克(Ladakh)高原的班公錯湖(Pangong Tso)岸邊對峙,互相指責對方侵入了已方領土。
4月下旬,俄羅斯的中印關系專家稱,印度計劃在阿魯納恰爾邦(中國稱藏南地區)等地建設18條鐵路和橋梁,以保障更快速度運送軍隊和火炮。這些交通設施將保證印軍一年四季都可部署在與中國交界的洞朗地區。2017年,中印兩軍在該地區發生過對峙,險些釀成武裝沖突。
2020年5月9日,印度與中國部隊在錫金中印實際控制線(LAC)一帶又發生互毆、丟擲石塊等大規模鬥毆後,雙方談判破裂,中國又增兵5000人到拉達克班公錯湖、狄姆喬科(Demchok)和加萬谷(Galwan Valley)等地的4、5個沖突對峙點。印度觀察家表示,隨著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印度與中國在數十個參與一帶一路項目的國家中就基礎設施和投資項目相互競爭。
隨著新冠病毒疫情繼續蔓延,雙方更警惕對方在邊境的軍事動作。印度媒體稱,印度鐵路因為中共病毒疫情停運後,印度軍方還安排了特別軍事列車,將滯留在各地訓練機構中的官兵送回北部與東部邊境地區,加強防備。
自從1962年中印戰爭之後,中國和印度一直是在南亞和東亞的戰略競爭對手。中國發展了與印度的鄰居和競爭對手巴基斯坦的密切商業和軍事關系,並且努力擴大在尼泊爾和孟加拉國的影響。
作為全球最大的棉花進口國之一,中國也曾是印度棉花的最大買家。但在中共病毒疫情肆虐全球的2月份,在全球都缺口罩,而中國又禁止口罩出口,並且中共已搶了全世界的醫療資源後,還抱怨印度突然宣佈停止對中國的棉花出口,並大幅提高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所以與印度產生了沖突。同時,在全球產業供應鏈急切想脫鉤中國之際,印度和越南,也對全世界提出了,同中國的優勢一樣的低成本勞動力,及設廠環境的條件,這令中共不得不眼紅。
印度總理莫迪日前已表示,印方將向邊境增兵,維持現狀,但同時也將通過政治外交渠道尋求解決危機。
責任編輯:楊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