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網站《華盛頓自由燈塔》(以下簡稱:《燈塔》)報道說,中共病毒在世界傳播後,在歐洲出現醫療物資短缺的問題,歐洲各國關閉邊境,意大利沒有得到歐盟應有的物資支持,爲此意大利曾表示會傷害歐盟的關係。這種現象也出現在1976年發生的豬流感期間,當時美國甚至拒絕與最親近的盟友加拿大分享疫苗。這種情況讓很多人驚奇,人們認爲自由貿易和環球主義應該使人們在危機中漸漸忘卻各自國家的利益。
「我認爲根本問題是,是否一個國家應該自己能製造某些東西,特別是在衝突和緊急時期? 答案是應該。」盧比奧告訴《燈塔》。
實際上,美國並非唯一意識到對中國的依賴這個問題的國家。日本政府已經告訴日本企業,打算用2435億日元(22億美元)幫助日本企業離開中國。而美國也已經表示,鼓勵美國企業從中國搬走,搬家費用由美國政府支付。
但盧比奧認爲,美國企業不僅應該從中國搬走,還應該鼓勵他們回到美國。今年2月底,他發起議案要求製藥企業標出自己的原料藥的產地,要求美國聯邦機構購買美國產藥品,並給在美國生產的製藥企業提供稅務減免。盧比奧的議案得到兩黨議員的支持。
盧比奧議案不僅要減少中國共產黨的控制,而且要逐步顛覆全球化,因爲他認爲全球化一定會侵蝕各國的某些利益。
「我認爲,過去二、三十年(政策的)一個巨大的漏洞是,人們相信,我們已經達成各國可以在許多國際安全的關鍵事物上相互依賴,而這些(關鍵)事物不會受到衝擊的。因此,國家不必在衝突或緊急狀態時出面(解決問題)。」 盧比奧說。
盧比奧說美中關係的指導方針就是根據這個「漏洞」設定的。「人們假設資本主義會改變中國,而沒有設想中國改變資本主義」。而事實與人們的假設相反。
中國加入世貿後,引發了經濟學家稱之的「中國震盪」,大批的美國公司把生產外包到工資極低的中國。導致目前中國成爲製藥大國。中國生產世界上40%的原名藥、95%的布洛芬(常規止痛藥)、70%對乙酰氨基酚、40-45%的青黴素等,美國進口的醫療設備的40%也來自中國。
「當中國的製藥業地區因疫情而關閉的時候,你會因之而受到供應鏈的干擾。假如,(當然神不會允許)一些偶然性事情發生,中國想入侵臺灣,而我們要保護他們(臺灣),然後他們(中共)說,『好,我們切斷(給你們的供應)?』,突然間他們對我們有了很大的影響力。」盧比奧說。
盧比奧說,這種問題不僅僅美國有,其他國家也有。在一些涉及國安的關鍵物品上,對不可信的國家的依賴會導致美國在危機中的掙扎。
盧比奧的關鍵資源自給自足的理念受到一些人的批評。他們批評他「同情社會主義」。盧比奧認爲這些人並不瞭解自己。「我生活在逃離社會主義的人士的社區裏,大概還沒有人(有資格)教我社會主義」。「我相信自由經濟和資本主義是世界上最好的經濟模式,也是我們應該遵守的。資本主義總是希望達到資源的最高效分配。但有的時候最高效分配並不符合國家利益。」盧比奧說。
盧比奧說,這時政府應該扮演好角色,執行「工業政策」,改變「成本曲線」,讓製藥企業回到美國,通過稅收激勵、購買優先以及其他長期政策,降低自由貿易帶來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