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最大規模的空襲 雙方互攻軍機場 烏襲擊俄軍工廠 史上首次 烏軍F16擊落俄軍蘇35 雙方大規模換俘
烏克蘭稱,俄羅斯6月9日發動了近500次空襲,這是三年多戰爭以來最大規模的空襲,莫斯科在預期的夏季攻勢和進展甚微的和平談判之前繼續對基輔施加壓力。
烏克蘭空軍在一份聲明 中表示,6月9日凌晨,479架無人機和20枚導彈襲擊了烏克蘭周邊地區,但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報告。
該國表示,防空系統摧毀了俄羅斯發射的460架無人機和19枚導彈,只有10架無人機擊中目標。
據自由歐洲電台報道,烏克蘭空軍通訊部部長伊納特表示,俄羅斯此次襲擊的主要目標是烏克蘭的一個作戰機場。俄羅斯通訊社援引國防部的話說,杜布諾市附近的一個用於遠程空射武器作戰的設施遭到襲擊。該機場距波蘭邊境約60公里。
伊納特在接受烏克蘭電視台採訪時表示:“主要襲擊目標是……一個正在運營的機場。有一些目標被擊中。”
基輔表示,烏克蘭發動了夜間襲擊,其中包括襲擊一家位於切博克薩雷(俄羅斯楚瓦什共和國)的俄羅斯電子公司VNIIR-Progress遭到襲擊。據報道,該工廠生產“沙赫德”無人機的天線,俄羅斯經常用這種無人機襲擊烏克蘭居民點。
消息稱:“這是俄羅斯軍工綜合體的一個項目,該綜合體是一家導航設備製造商。這家軍工綜合體企業負責生產自適應彗星天線,這種天線主要用於‘沙赫德’攻擊無人機、制導航空炸彈(KAB)的統一規劃和校正模塊(UMPK)以及其他高精度武器。”
據總參謀部稱,已確認該設施至少遭到兩架無人機襲擊,導致大規模火災。
俄羅斯楚瓦什共和國當地官員證實,兩架無人機襲擊了該地區一家專門生產電子戰設備的工廠,該工廠位於莫斯科以東600多公里處。該廠遭到襲擊後停工。
在無人機襲擊期間,俄羅斯四個城市的機場限制飛機起降數小時。
俄羅斯國防部6月9日表示,已在俄羅斯7個地區夜間攔截了49架烏克蘭無人機。烏克蘭已研發出能夠深入俄羅斯腹地的遠程無人機。
俄方州長古謝夫表示,一架無人機損壞了沃羅涅日地區的一條天然氣管道並引發了一場小火災。他還聲稱,一夜之間,該地區有25架烏克蘭無人機被擊落。
基輔還聲稱其特種部隊襲擊了駐紮在俄羅斯諾夫哥羅德地區薩瓦斯萊卡機場,兩架俄羅斯戰鬥機(可能是米格31和蘇30/34)被擊中,但沒有透露飛機是如何遭到襲擊的。
烏軍報告稱:“6月9日凌晨,烏克蘭武裝部隊特種部隊與烏克蘭國防軍其他部隊協同襲擊了俄羅斯聯邦下諾夫哥羅德地區的薩瓦斯列卡機場。俄羅斯侵略者利用該機場襲擊烏克蘭領土。特別是,攜帶‘匕首’(Kinzhal)彈道導彈的米格-31K戰鬥機定期從該軍事設施起飛。”
據德國《圖片報》報道,6月7日,烏克蘭F-16戰鬥機在與俄羅斯蘇-35戰機的空戰中首次獲勝。
據記者報道,戰鬥發生在烏克蘭東北部上空:烏克蘭空軍派出戰鬥機轟炸烏克蘭境內以及鄰近俄羅斯聯邦庫爾斯克地區的俄羅斯陣地。作為回應,俄羅斯空天軍派出蘇-35多用途戰鬥機投入戰鬥,試圖擊落烏克蘭戰機。
“然而,飛行員並不知道自己遭到了伏擊:除了美國F-16戰機外,還有一架瑞典薩博340預警機起飛,在距離邊境200至300公里處發現了蘇-35戰機,並將坐標傳送給了F-16戰機。”記者報道稱。
結果,這架蘇-35戰機在距離俄羅斯邊境16公里處——庫爾斯克地區科列涅沃鎮附近——被一枚AIM-120導彈擊落。飛行員彈射逃生。
這天,烏克蘭空軍通報稱,在庫爾斯克方向擊落了一架蘇-35戰鬥機——但沒有提供行動細節。
雙方的說法均無法得到獨立核實。
俄羅斯連日來加大了對烏克蘭的空襲力度,6月5日向烏克蘭發射了400多架無人機和近40枚導彈。據報道,此輪襲擊造成烏克蘭至少6人死亡,80人受傷。
俄羅斯發動大規模空襲之際,莫斯科軍隊在前線東部和東北部重新展開戰場,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稱局勢“非常困難”。
“在一些地區,情況非常困難,但一切都取決於我們部隊的韌性,”澤連斯基在6月8日晚間的講話中說道,但他沒有提供太多細節。
他補充道:“俄羅斯的意圖不會改變,一切都取決於我們的烏克蘭國防和安全部隊——我們的士兵,以及所有幫助國家的人。”
烏克蘭還依賴西方盟友的持續軍事援助,但美國戰爭政策的不確定性使人們對基輔能夠依靠多少支持來抵禦俄羅斯產生了懷疑。
俄羅斯目前控制着烏克蘭約20%的領土,其中包括莫斯科於2014年非法吞併的克里米亞半島。
據聯合國統計,自2022年2月全面入侵以來,已有超過1.2萬名烏克蘭平民在俄羅斯的襲擊中喪生。但俄羅斯聲稱其只襲擊軍事目標。
雙方和談迄今未能取得重大突破。
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最近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兩輪直接會談在新的大規模戰俘交換問題上取得了進展,但在達成停火和結束戰爭方面並未取得任何進展。
6月9日,俄羅斯和烏克蘭交換了幾輛載滿 25歲以下戰俘的巴士,預計兩國將在接下來的幾天里爆發激烈衝突。根據上周在伊斯坦布爾達成的協議,大規模交換戰俘的工作仍在繼續。
“你好,媽媽,你好,媽媽,我到了,我到家了。你好,媽媽。我回家了,我回到了祖國!”一名身披烏克蘭國旗的男性戰俘在烏克蘭境內下了車後,對着電話大喊。
類似的場景在停車場上演,家人和支持者擁抱回國的囚犯,交換結束後,預計雙方將各有至少1,200人跨越邊境返回自己的國家。
那些返回家園的人不僅給接收他們的人帶來了喜悅的淚水,而且返回者還為那些仍然失蹤或未被納入交換計畫的親屬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來源。
據烏克蘭戰俘待遇協調總部稱,獲釋人員包括海軍、陸軍、國土防禦部隊、空軍、空降突擊部隊、邊防警衛隊、國民警衛隊和國家特別運輸局的成員。
據烏克蘭官員稱,儘管雙方在伊斯坦布爾和平談判後原則上同意遣返約12,000名陣亡士兵的遺體,但尚未確定交換的具體日期。
俄烏戰爭第1201天戰地日誌:雙方已交戰124次 據稱烏軍成功襲擊俄庫爾斯克軍事基地
烏總參6月9日晚間發布的每日戰報稱,截至當晚10點,雙方已經發生124起戰鬥衝突。
烏總參的戰報稱,“在哈爾科夫方向,我方部隊白天在沃夫昌斯克、卡米揚卡和格利博基地區擊退了4次敵軍進攻。”
“在庫皮揚斯克方向,烏克蘭守軍在金德拉什夫卡、扎格雷佐夫、霍盧比夫卡、斯捷波娃·諾沃謝利夫卡和科利斯尼科夫卡附近擊退了6次敵軍進攻。目前仍有一場戰鬥衝突在持續。”
“在萊曼斯基方向,俄軍白天對烏克蘭軍隊在利波韋耶附近以及里德科杜布、卡爾皮夫卡、新世界、奧爾希夫卡和格里霍里夫卡方向的陣地發動了9次進攻。目前仍有3場交鋒。”
“在克拉馬托爾斯克方向,我軍在比拉霍拉和庫爾久米夫卡地區擊退了敵軍5次進攻。”
“在托列茨克方向,俄軍對烏克蘭國防軍陣地發動了11次進攻。俄軍將進攻主力集中在迪利夫卡、托列茨克和亞布盧尼夫卡方向。目前仍有3場交鋒。‘
“從今天開始,在波克羅夫斯基方向,入侵部隊已30次試圖突破我在新波爾塔夫卡、新烏克蘭卡、新沃列尼夫卡、博赫丹尼夫卡、新謝爾希夫卡、米羅柳比夫卡、葉利扎維季夫卡、馬利諾夫卡、普羅明、利斯夫卡、烏達奇內、博赫丹尼夫卡、奧列克西夫卡、安德烈夫卡等定居點以及澤列尼庫特、波克羅夫斯克、穆拉夫卡等定居點方向的防禦。目前仍有3起衝突正在進行。”
“在諾沃帕夫利夫斯克方向,敵軍對科斯蒂安特諾波爾、諾沃西爾卡、澤列訥波列、維爾內波列、韋塞萊等定居點附近以及舍甫琴科、巴哈特里亞和扎波羅熱方向發動了12次進攻。目前,雙方仍在進行5次交火。”
“我方防禦部隊成功擊退了敵軍兩次試圖在馬利尼夫卡定居點附近向胡利艾波爾方向推進的企圖。目前,敵軍仍在發動另一次進攻。”
“在奧里希夫斯克方向,我方守軍在諾沃安德列夫卡、斯捷波沃耶、涅斯特良卡和帕夫利夫卡方向擊退了敵軍4次進攻。”
“在普里德尼普羅夫斯基方向,敵軍4次試圖推進至安東尼夫斯基橋地區,其中一場戰鬥仍在繼續。”
“在庫爾斯克方向,烏克蘭國防軍部隊白天擊退了俄羅斯入侵者的25次進攻。此外,敵軍還進行了8次空襲,使用了15枚制導炸彈,並對我軍的陣地和定居點進行了143次炮擊,其中兩次使用了多管火箭炮。”烏總參的戰報說。
軍事博主MilitaryNewsUA發布視頻稱,據報道, 烏軍海瑪斯火箭炮襲擊了庫爾斯克地區雷爾斯克附近的一個俄羅斯軍事基地。
俄羅斯頻道報道稱,搭載FPV無人機的烏克蘭水面無人機襲擊了俄羅斯特種部隊,並降落在黑海的一座天然氣生產塔上。
一架烏克蘭米格-29戰鬥機使用法國AASMHAMMER制導空投炸彈襲擊了俄羅斯軍隊的後勤路線。
據烏克蘭聯合空軍戰略司令部6月9日早上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烏軍造成俄軍死傷970人,摧毀了4輛坦克,11輛裝甲車、42門火炮系統。
以上消息和數據本台均無法核實。
英國國防部3月20日就烏克蘭局勢發布最新情報更新稱,“自2022年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武裝部隊可能已傷亡約90萬人(死亡和受傷)”,並指“其中,俄羅斯軍人死亡人數可能達到20萬至25萬人,這是俄羅斯自二戰以來最大的損失”。
ISW分析俄方關於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開始進攻”的聲明
美國戰爭研究所(ISW)分析了克里姆林宮官員和俄羅斯國防部的聲明,他們於6月8日宣布,俄羅斯軍隊已到達頓涅茨克州與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邊境,並據稱已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發動了進攻”。
分析人士指出,在撰寫報告時(發表於基輔時間6月9日晚),他們還沒有找到俄羅斯軍隊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邊境附近推進的地理定位證據。
與此同時,ISW提請注意烏克蘭“霍爾蒂西亞”武裝集團發言人特雷古博夫上校的聲明,該聲明稱,新帕夫利夫斯克方向的戰鬥仍在繼續,但僅限於頓涅茨克地區,以及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代表科瓦廖夫的聲明,他稱有關俄羅斯軍隊越過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邊境的聲明是“虛假信息”且不屬實。
分析人士還指出,美國宇航局的數據顯示,衛星在烏克蘭頓涅茨克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邊境探測到熱異常和紅外異常,6月7日至8日的衛星圖像顯示,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邊境附近出現了新的炮彈坑。戰爭研究所指出,這些數據與烏克蘭官方關於頓涅茨克地區敵對行動持續的聲明並不矛盾。
報告指出:“ISW認為,俄羅斯目前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東南部附近的戰術活動,是俄羅斯聯邦在頓涅茨克州西南部持續進攻的延續,而非旨在奪取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重要作戰區域的新的大規模進攻行動的開始。ISW將繼續評估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東南部的局勢,並更新其評估結果。”
與此同時,分析人士指出,俄羅斯官員曾多次暗示,克里姆林宮在烏克蘭,尤其是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有着更廣泛的領土野心。“ISW在2025年5月觀察到,俄羅斯正在創造條件,永久控制被佔領的扎波羅熱核電站,這表明其可能計畫佔領并吞並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烏克蘭總統辦公室副主任帕夫洛·帕利薩上校也在6月5日表示,俄羅斯計畫在2026年底前佔領烏克蘭第聶伯羅河東岸(左岸)的全部領土,包括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東部地區。” 報告稱。
據自由歐洲電台報道,此前一天,俄羅斯國防部宣布,俄軍據稱已進入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俄羅斯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梅德韋傑夫6月8日也表示,俄軍已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發動攻勢”。他還威脅稱,那些在談判中不承認戰場上當前“戰爭現實”的人,“將在實地面臨新的現實”。
烏克蘭軍方否認了這一說法。“頓涅茨克地區的戰鬥仍在繼續。敵人尚未進入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發言人科瓦廖夫少校在接受《烏克蘭真理報》採訪時表示。南方國防軍報告稱,俄軍並未放棄進入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的意圖,局勢緊張。
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反虛假信息中心主任科瓦連科6月9日也強調,俄羅斯官員關於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進攻的報道“與事實不符”。
呂特稱俄羅斯或五年內軍事威脅北約 普京要重振俄海軍
北約秘書長呂特6月9日表示,北約需要變得更加強大,以應對日益增多的威脅,尤其是俄羅斯在不久的將來重新武裝並威脅北約國家的能力。
據路透社報道,他在倫敦智庫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發表演講時表示:“就彈藥而言,俄羅斯三個月的產量相當於北約一年的產量。僅今年一年,其國防工業基地就預計將生產1500輛坦克、3000輛裝甲車和200枚伊斯坎德爾導彈……俄羅斯可能在五年內做好對北約動武的準備。”
他將呼籲成員國將空中與導彈防禦能力提升400%,並將國防支出提高至GDP的5%,以應對來自俄羅斯的安全挑戰。
此前,北約秘書長指出,俄羅斯生產的導彈數量是所有北約國家總和的四倍,這一規模近幾十年來空前。他認為,俄羅斯盟友的最佳應對措施是增加自身的國防開支。呂特認為,國防開支應超過GDP的3%。
2025年北約峰會將於2025年6月24日至26日在海牙世界論壇舉行。
於此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京6月9日批准一項涵蓋至2050年的海軍發展戰略,旨在全面恢復俄羅斯作為全球海洋強權的地位。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艦隊屢遭海軍力量相對弱小的烏克蘭打擊,損失慘重。莫斯科不得不將國防開支拉升至冷戰時期水準,並推動軍備現代化。
克里姆林宮高級顧問帕特魯舍夫(Nikolai Patrushev)6月9日向俄媒表示,這項計畫已在5月下旬獲得普京批准,目標是“全面恢復俄羅斯作為全球海洋強權的地位”。“如果缺乏對海洋局勢演變、挑戰與威脅的長遠規劃,俄羅斯將無法完成這項任務。”
據法廣報道,目前,俄羅斯海軍規模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美中。公開資料顯示,俄羅斯艦隊包括79艘潛艇(其中14艘為核彈道潛艇)與222艘水面艦艇。其中,主要艦隊為北方艦隊,總部設於北極圈內的北莫爾斯克(Severomorsk)。但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艦隊屢遭烏克蘭打擊,損失慘重。莫斯科已將國防開支拉升至冷戰時期水準,並推動軍備現代化。
相關鏈接:
【俄烏戰爭】俄烏第二輪談判僅1小時 在戰俘交換上取得進展 雙方備忘錄曝光 俄34%戰略轟炸機被烏無人機擊中 分析:烏克蘭“蜘蛛網”行動或將改變現代戰爭並對俄核大國地位造成打擊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