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7日下午港聞提要:
1;傳染病專家憂港人防疫鬆懈 警告冬季或會再爆發
2;中大醫學院發現 糞便檢測識別隱形患者
3月17日下午港聞:
1;傳染病專家憂港人防疫鬆懈 警告冬季或會再爆發
【希望之聲2020年3月17日】(本台記者李晓怡綜合報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香港大學醫學院教授、傳染病學專家袁國勇擔憂香港人防疫開始鬆懈,預料疫情在冬天會再爆發,警告兩成人或會受到感染,他又預測三年後將有七成人染疫,但會獲得天然免疫力。
袁國勇3月15日出席電台節目時指,觀察到市民對防疫開始鬆懈,街上人潮出現,餐廳顧客亦增多,看到有人不戴口罩或脫下聊天。鑒於近期外地輸入個案增加,憂慮香港疫情會反覆不定。 他建議港府應加大病毒測試範圍及數量,最好能每日測試2,000個樣本,以切斷所有傳播鏈。他又提議更多民營醫療機構的醫生能參與檢驗,徹底找出社區中的隱形病人,有助於香港疫情守至夏天。
對於疫情何時能完結,袁國勇預測,病毒可能會今年的冬天再爆發,屆時將會有兩成人感染,約兩三年後累計有七成人感染,但康復後會獲得天然免疫力。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減低冬季感染人數。
近日英國等提出「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策略,即讓全國六成人感染並痊癒以產生抗體,袁國勇認為,該策略不適用於香港,因為本地人口稠密,疫症爆發力遠高於西方國家,策略只會癱瘓香港的醫療系統。
2;中大醫學院發現 糞便檢測識別隱形患者
【希望之聲2020年3月17日】(本台記者鄭銘綜合報導)香港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所有新冠病毒患者,無論病情輕重,其糞便都帶有病毒,以此進行化驗有助識別隱形病毒帶菌者,防止疫症在社區爆發。
中大醫學院星期二(17日)召開記者會,分析針對香港本地14名新冠肺炎患者,逾300個樣本的研究結果,包括痰、鼻咽液、深喉唾液、血液、尿液以及糞便。結果顯示,患者不論病情輕重,全部人的糞便樣本均驗出帶病毒,當中的3名即使其痰和深喉唾液樣本,已沒有發現病毒,但其糞便仍能檢測到病毒。研究相信透過化驗糞便,能有效識別出武漢肺炎的隱形病人。
研究又指出,糞便樣本找出的病毒量與深喉唾液樣本的病毒量相若,每毫升約一萬個病毒顆粒。在衆多樣本中,痰樣本的病毒量高達320萬粒,較深喉唾液樣本高逾300倍。不過,僅有4人的血液樣本對病毒呈陽性,全部14人的尿液則驗不到病毒。
負責研究主任陳基湘表示,若患者只得乾咳無痰亦會有影響,發現深喉唾液樣本的假陰性可高達42%。他又說,目前港人可自行在家抽取三種樣本到化驗所檢測,包括痰、深喉唾液以及糞便,當中以痰的檢測病毒量最高,但由於不是所有患者都有痰液,他認爲糞便檢測,是另一種能夠於社區採用的早期偵測工具。能有助識別病徵輕微、甚至無病徵的隱形患者。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透露,中大醫學院將與政府合作,爲檢疫中心的隔離人士作樣本化驗,預計首階段可做100人。他期望能儘快開展計劃,在社區找出隱形傳播鏈。
责任编辑:李涛
++++++++++++++++++++++++++++++++++++++++++++++++++++++++++++++++++++++++++++++++++
24小時不間斷:手機APP:SOH
希望之聲粵語網站:www.sohcradi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