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4年9月8日】(本台記者陈亦然綜合報導) 中共國家統計局今年8月末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繼續下降至49.1%,是中國連續第4個月PMI在景氣榮枯線下方。英國《經濟學人》期刊近日刊登一些列文章來分析中國經濟面臨的根本問題,指出中共強力管控資訊恐讓中國經濟重蹈蘇聯覆轍。
據中央社報導,《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的文章指出資訊自由流通的重要性:歷史經驗證明,資訊的自由流通有助提升決策品質、降低重大失誤的發生機率,並促進社會演進、提升國家整體應對挑戰的能力。
這篇文章提到,在1990年代晚期和2000年代,中共領導層曾試圖藉由“既部分開放、又維持控制”的治理方式避免重蹈蘇聯瓦解覆轍。不過,現在的情況是,中國有可能如蘇聯一般,證明專制統治效能低落。
《經濟學人》指出,為維持在政治領域的控制,蘇聯領導層無情管控、壓制各項資訊,最後連領導層本身都失去對真實世界的準確掌握。如今中國的經濟面臨類似的問題:制定中國經濟政策所依賴的資訊有多可靠、準確、貼近現實?此外,政府到底知道哪些一般人不知道的事?
根據文章,中共官方經濟數據一向不乏缺陷,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即曾質疑它們的準確性。近年的情況持續惡化,包括數據相互矛盾,導致美國財政部曾尋求中方官員解釋。部分資訊不僅發布頻率下降、經過“調整”,必須被“壓下來”的“敏感資訊”也越來越多,且向外界公開的內容有越來越與現實不符的趨勢。
舉例而言,一名北京大學教授去年公開稱,官方發布的失業數據未納入1600萬名因為放棄找工作而未就業的青年,如果納入這部分人群,青年低度就業的比例將超過46%。中共國家統計局隨後很快中止發布都市青年失業數據,直到今年初才開始公布經過“改善”的資訊。
《華爾街日報》去年5月的報導曾指出,中共官方限制或切斷海外用戶取用不同的數據庫,包括企業註冊資料、專利、採購文件、學術期刊和官方統計年鑒,將經濟數據鎖進“黑箱”中,令全球企業及投資者感到不安。
至於黨國各層級機關的“內參”機制,《經濟學人》指出,雖然內參材料可以比公開發布的內容“強而有力”,但實際效果如何,卻充滿疑問。
《經濟學人》提到,內參系統的資訊來源包括學界、智庫、媒體。一名研究人員表示,他可以在內參報告就行政管理問題直言不諱,例如政府命令相互矛盾導致落實困難。不過另一方面,內參機制的“潛規則”可以讓報告作者傾向“討好”當權者、讓他們開心。
一名研究人員對《經濟學人》表示,雖然他可以“自由討論”國家面臨的問題,但依然會小心不直接批評高層。通過內參機制流通的資訊也較難被客觀檢驗。
“經濟學人”指出,在權力最高層以外的人無法得知習近平讀了什麼樣的內參材料,以及他的反應為何。報導指出,中國經濟政策的形成過程一向缺乏透明度,當經濟成長放緩,官僚系統越來越意識形態至上時,缺乏品質良好的資訊就更令人憂心。不僅是外界,可能中共領導層自己也會霧裡看花,導致決策失誤。
《經濟學人》:中共獨裁政府失誤連連 經濟陷入泥沼
《經濟學人》早在去年8月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國經濟何以救不起來》中就指出,日益獨裁的北京當局正做出種種錯誤的決定。
文章提到,中共自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以來,一度寫下驚人的經濟成長故事,不過在中共政府2022年底放棄COVID-19“清零”政策後,經濟不但振興不起來,還從一個泥沼滾入另一個泥沼。
文章指出,中國面臨經濟成長放緩、房價下跌、需求疲軟、沉重債務等等問題,許多問題源於中國經濟決策的普遍失敗,由於習近平權力高度集中,情況會愈來愈糟。
中共政府為什麼一錯再錯?文章認為,原因之一是,短期成長不再是中國共產黨的優先要務。有跡象顯示,習近平認為,中共必須為長期與美國經濟衝突、甚至軍事衝突做好準備。所以現在,他強調中國追求國家的偉大、安全和韌性,他願意為了達成這些目標而做出物質上的犧牲,經濟成長也必須是“高品質”。
文章指出,中共以前還能容許經濟上的辯論,如今則勸誘分析師裝出樂觀的樣子。政府高層仍有許多人才,但當上位者傳達出來的訊息是忠誠勝於一切,繼續期待官僚能產出理性分析或有創意的想法,就太天真了。
文章認為,中國的問題始於最上位者,意味着這些問題解決不了,甚至會惡化,因為經濟上的挑戰愈來愈多,例如人口迅速老化。愈來愈多證據顯示,更獨裁的制度確實有損經濟,中國正步入一個令人失望的時期。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責任編輯:常青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