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明6月13日在台北出席《沸騰的護城河:保衛台灣的緊迫行動》新書發表會上強調,台灣與國際社會必須窮盡一切努力,做好最周全的準備,讓台灣海峽成為中共難以跨越的「護城河」。
對於博明的言論,希望之聲記者6月14日採訪了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
「就像博明所說的,不計成本去建構強大的威則(威懾),我個人也非常支持這樣的觀點。你看到烏克蘭戰爭的一個教訓,威則(威懾)很明顯比起戰爭來的便宜太多了。我們應該要把我們整個經歷,擺在如何避免戰爭爆發之前的威則(威懾),而不說今天我們在戰爭爆發之前,我們保持一種好像綏靖的態度,或者說一種對戰爭畏戰的態度,這樣的態度反而讓這個決策者想要去發動戰爭。」
陳世民認為台灣的安全應該是靠的是實力,當你面對像中共這樣的獨裁政權時,你實際上是在試圖嚇阻習近平。
「台灣的安全應該是靠的是實力所形成的威則(威懾)力量,而不是所謂的對北京再保證這樣的一個想法。今天我們所面對的是像習近平這樣的一個獨裁者,他是一個類似像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希特勒一樣,他本身很明顯的想要去永久掌權,他想當習皇帝,所以在這種狀況之下,他是會不惜一切代價去維持他自己權利,繼續的一個掌控。」
「就像我們過去, 2014年太陽花學運,很多年輕學生都喊的一口號,那就是自己國家自己救這樣的概念。我們當然很期盼能得到很多美國這些國家對我們台灣的支持跟幫忙,但是我們當然不能夠把我們自己台灣的國家安全生存完全寄托在其他國家的身上。最重要關鍵還是要把我們自己國家安全生存擺在我們自己本身
的自立自強。就像現在的烏克蘭一樣,烏克蘭戰爭爆發前一個月,很多西方國家可能都在幫澤連斯基來找他的逃亡路線。覺得烏克蘭可能抵擋不了俄國太久。但是因為烏克蘭在澤連斯基的領導之下,呈現他一個非常堅強的一個抵抗意志。
因此也才讓西方國家對烏克蘭完全改觀、改變政策,願意給烏克蘭大力的一個援助,幫助烏克蘭進行對抗,而這個也是我們台灣現在必須要努力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