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7+1”到“14+1”風光不再
2012年4月26日首屆中國(中共)—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在波蘭華沙舉行會晤,並就此形成了所謂的 “16+1” 的合作機制。參與合作的中東歐16國包括阿爾巴尼亞、波黑、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馬其頓、黑山、波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2019年希臘加入後一度改稱 “17+1”,風光一時。
從2013至2019年間的七次會晤分別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中國蘇州、拉脫維亞首都里加、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和克羅地亞旅遊勝地杜布羅夫尼克舉行。之後,雙方自2019年疫情爆發後就沒有再舉行過線下領導人會晤。
2021年2月9日,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以視頻方式主持中共一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並發表主旨講話,原本可望為推動《中國—歐盟投資協定》儘快生效添力,然而事與願違,不但不僅歐方與會代表位階不如預期,投資協定也在峰會落幕後不久,即因歐盟與北京在人權等政治議題的爭端而擱淺。
3月,中共制裁了包括5名歐洲議會議員在內的10人及4個實體。這個制裁直接導致《中國—歐盟投資協定》被歐洲議會凍結。
就在同年5月,立陶宛外長加布里埃爾·蘭茨貝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宣布,該國退出中共與中東歐國家的跨區域合作機制 “17+1”。他抨擊該機制在歐盟 “製造了分裂”,並敦促歐盟其他國家一同退出。
蘭茨貝吉斯說:“當歐盟所有成員國和歐盟機構共同行動時,歐盟才是最強大的。27個成員國的團結是歐盟與外部夥伴關係成功的關鍵,與中國(中共)之間的關係也不例外。”
2022年8月11日,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也分別宣布退出中共-中東歐合作機制。只是相較立陶宛此前退出時的激烈表態,這兩國聲明的措辭要溫和得多。
當天,愛沙尼亞外交部在網站發布聲明稱,該國自去年2月峰會後就再沒有出席任何會議,並決定不參與這一合作機制。聲明表示,愛沙尼亞將繼續努力與中共建立建設性和務實的關係,其中包括按照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和人權等價值觀推進歐盟與中共的雙邊關係。
同日,拉脫維亞外交部在網站宣布了類似的決定。其聲明稱,考慮到目前外交和貿易政策的優先事項,拉脫維亞決定停止參與該合作機制,但將繼續努力與北京建立建設性和務實的雙邊關係,並在互利互惠、遵守國際法、人權以及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基礎上推動中歐合作。
另外,新冠大流行期間,立陶宛、斯洛伐克、捷克等國共向臺灣捐贈數10萬劑新冠疫苗,協助臺灣抗疫。斯洛伐克國會外交委員會2021年4月還表決通過支持臺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的議案;立陶宛是第一個贈送疫苗給臺灣的歐盟國家,更與臺灣互設代表處,令北京跳腳。
時光荏苒,12年過去了。原來的 “17+1” 已成為現存的 “14+1”,折射出該合作機制已幾乎陷入停滯的現狀。
中國(中共)—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正在面臨挑戰
雖然北京一再宣稱,中共與中東歐國家在外交領域、貿易領域、人文交流領域、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以及科技交流領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伴隨着部分成員國的退出,中國(中共)–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正在面臨挑戰。
中歐亞洲研究所(CEIAS)執行所長馬泰·西馬爾奇克(Matej Šimalčík)向美國之音表示,“中東歐國家最初的反響和開展合作的意願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當時,中東歐國家將對華合作視為能夠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的手段。”
他認為,這項合作陷入當前的困境有其根源。“合作自啟動以來就遇到了一些問題。合作議程設置從一開始就由中方主導。中東歐各國往往不僅無法推動議程,而且也無法就與中國(中共)的何種合作最符合其利益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樣一來,中國(中共)—中東歐領導人年度會晤就淪為空談,同時服務於中國(中共)大內宣目的。”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庄嘉穎指出,一方面,不少中東歐國家在 “看到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和隨後北京對莫斯科的持續支持之後,對北京及其合作項目日趨謹慎甚至懷疑”。另一方面,“隨着中國自身經濟增長放緩,中國(中共)對外投資項目開始減少,合作的經濟動力不再強勁”。更為嚴重的是,“中國(中共)在歐洲的跨國鎮壓、與捷克和立陶宛的外交爭端以及經濟懲罰進一步降低了中東歐國家與北京合作的興趣。”
西馬爾奇克表示,中共已經意識到這項合作目前所處的停滯狀態。然而,“中國(中共)對俄羅斯的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以及對部分中東歐國家的敵對政策和黑客攻擊、中國(中共)對歐洲議會中東歐籍議員就新疆問題實施的制裁以及對臺灣—中東歐關係,特別是臺灣—捷克關係的干擾,都使雙方合作變得更加困難。”
波蘭學者巴托斯·科瓦爾斯基(Bartosz Kowalski)在美國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撰文分析,對這個連結中東歐的平台,中國(中共)想的是通過定期高峰會等外交形式,作為與歐盟及德、法等大國交涉的籌碼。
但中共所提的許多經濟開發合作計畫雖然讓中東歐國家充滿期待,卻是雷聲大、雨點小,10年來很少實現,甚至還讓小國陷入債務深淵。
文章舉例說,巴爾幹半島小國黑山(Montenegro)計畫建一條從港口通往貝爾格萊德的道路,2014年與中國進出口銀行(Exim Bank)簽約貸款10億美元,並由路橋承包建設。結果該工程進度延遲3年,承包商被指控破壞環境,道路被諷為不知通往何處,而相當於政府年度預算3分之1的債務壓力,也讓黑山擔憂北京政府是否會藉此控制港口,使其成為 “下一個斯里蘭卡”。
據報道,中共大外宣環球電視網(CGTN)2021 年公布中共與中東歐合作機制的貿易量在 2020 年首度突破 1,000 億美元,增長率為 8.4%。但中共黨媒對貿易赤字令該地區國家心懷不滿卻隻字不提。
布拉格國際事務協會(Asociace pro mezinárodní otázky)中國問題研究員菲利普·舍博克(Filip Šebok)向媒體表示,中國(中共)—中東歐合作的總體地緣政治背景已經在過去幾年間發生了巨大變化,“隨着美中競爭的加劇、歐盟對華立場的強化以及中俄關係的日益密切,特別是北京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的立場”。他補充說:“與此同時,中國國內的日益威權化的轉向、侵犯人權行為以及威權主義在海外的蔓延也改變了中東歐民眾對中國的看法。”
臺灣與中東歐國家關係快速升溫
相較之下,臺灣與歐盟、歐洲各國和英國關係近年均有進展。長期關注中歐關係與臺灣議題的斯洛伐克學者馬泰·西馬爾奇克受訪時表示,近期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等中東歐國家與臺灣互動頻繁,反映歐洲逐漸清醒,對中國(中共)觀感也逐漸改變,加上各國內政等因素,臺灣正在歐洲的外交上相較以往有較大的發揮空間。
美國智庫國際共和研究所今年1月對13個中東歐國家的民眾進行民意調查。調查結果顯示,61%的受訪者對中國持負面看法,34%的受訪者在過去12個月內對中國的看法更加惡化。在這34%的受訪者中,有66%認為,中俄之間的夥伴關係是他們對中國看法惡化的最大原因。
據報道,中東歐國家中,捷克參議院議長米洛什‧維斯特奇爾(Miloš Vystrčil)在疫情期間不顧北京反對,於2020年9月訪台,是歐洲友台聲浪的首波高峰。
捷克總統彼得·帕維爾(Petr Pavel))當選後率先與臺灣總統蔡英文通話;帕維爾也在去年第78屆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譴責中共加劇區域緊張情勢,並呼籲和平解決爭議;在今年臺灣大選結束後,帕維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祝賀臺灣順利完成民主選舉,也是歐洲首位公開祝賀臺灣大選的國家元首。
臺灣近年與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等中東歐國家關係更是快速升溫。臺灣去年設立規模2億美元的中東歐投資基金及10億美元的中東歐融資基金,用來促進雙邊在雷射、醫療生物科技、電動車、金融科技、智慧城市、智慧製造及軟體開發等方面的科技合作。
今年3月,臺灣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應歐洲智庫邀請,訪捷克、波蘭及立陶宛等國,曾會晤捷克參議院議長、立陶宛國會議長、波蘭參議院副議長等政要,傳達臺灣與歐洲各國民主同盟訊息,呼籲加強民主供應鏈等各層面合作,展現臺灣對中東歐國家的高度重視,以及增進各國對臺灣致力和平的了解。
分析人士說,除了國會外交頻繁,歐盟長期是臺灣最大的外國投資來源,去年歐商對台投資金額累計550億美元。另外,“歐盟印太合作戰略” 除強調印太地區穩定的重要性,也鼓勵與臺灣開展合作。英國政府今年3月公布最新政策報告,內容亦首次提及臺灣,並明言 “反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張健2022年4月曾撰文分析,俄烏衝突進一步加大中東歐親美、親歐的地緣政治傾向,中東歐國家很可能從過去在中歐關係中扮演的 “建設性力量變成一個負面性的力量”。
無論是扮演建設性力量還是負面性力量,都是中東歐國家基於安全、科技發展、經濟等現實考量做出的戰略選擇。只是對中東歐國家而言,安全和科技發展的考量在當前國際局勢下尤為重要,而臺灣在這些考量下,是更具有價值的夥伴。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