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3年11月1日】(本台記者鄭欣綜合報導)
美宣布拜習會 北京拋棄李家超?
美國白宮周二(10月31日)宣布,總統拜登將於11月在美國三藩市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此前港府發新聞稿確認,香港特首李家超未能出席此次峰會。分析指,事件反映在中美關係下,香港在北京眼中已不是一個主要考慮的角色。
白宮新聞秘書卡琳‧讓-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周二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拜登及習近平團隊已原則上同意,本月15至17日在舊金山召開APEC峰會期間雙方舉行會晤。
皮埃爾說:「美方政策以及我們與中方合作的方式沒有變。這是激烈的競爭……激烈的競爭意味着激烈的外交,這就是你看到的。」
她又補充指,「這就是總統要做的事情,進行一場艱難但重要的對話。」
至於「拜習會」的具體時間,以及涉及內容等細節,白宮並未透露。但外界相信將談及經濟、科技等系列議題,地緣政治則包括俄烏戰事、以巴衝突等。
北京方面,雖然官方仍未就習拜會作出任何公佈,不過中共外交部今日(11月1日)表示,中美雙方都同意朝著實現三藩市元首會晤共同努力。
外界關注,此前不久港府宣稱,李家超「由於日程事宜,未能親身代表中國香港出席這次會議。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代為出席。」
香港國際關係學者黃偉國對自由亞洲表示,港府的有關理由只是藉口,實際是遮掩李家超因被制裁而不獲邀出席峰會的醜事。
黃偉國指,理論上如果真的派特首以外的人出席,應該派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因為陳國基都是被美國制裁,所以不可能。顯而易見,美國是因應早前制裁而拒絕港府官員出席峰會。
黃偉國進一步說,最近美國針對中共的制裁都包括香港的高科技、轉口、晶片各方面的制裁,可以說香港在美國面前「惡不出樣」,已被美國看出只是一個「紙老虎」。而李家超被拒,反映在中美關係下,香港不是一個主要考慮的角色。
明報則引述曾任美國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布魯金斯研究院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的看法指,中共最高領導人優先尋求中美關係穩定,不希望香港參與APEC一事影響更高目標。這次決定再提醒,北京在判斷符合其最佳利益時,可以無情地務實。
另外,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研究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認為,這次顯然是中美協商安排,避免直接「拒絕」李家超出席。
陷財困 朝鮮關閉在港領事館
朝鮮已經關閉12個駐外使領館,其中包括香港。韓國統一部表示,國際制裁引發的資金困境是朝鮮外交受挫主要原因。
朝鮮近期不斷縮編駐外機構。日本讀賣新聞10月27日報導,北京方面在10月中旬獲得平壤方面通知關閉駐港領事館的計劃。有知情人士透露,關閉原因或與香港生活成本高昂有關。
中共外交部1日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各國均有權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需要,決定設立或撤銷該國駐外領事機構,「中方尊重朝鮮關閉其駐香港總領館的決定」。
另外,西班牙人民共產黨(PCPE)1日在官方網站公開的外交照會文件顯示,朝鮮駐西班牙大使館臨時代辦上週告知朝鮮撤回外交使節團的消息,相關業務將轉由朝鮮駐義大利大使館負責。
照會並未提及朝鮮關閉使館的理由和詳情。
朝鮮官媒上月25日前後,宣布將關閉駐烏乾達、安哥拉大使館。
韓國統一部表示,朝鮮外交受挫反映了在國際社會加強制裁下,朝鮮的外匯收入陷入困境,導致使館難以運作,因此他們似乎正在撤離。「這可能是朝鮮經濟陷入困難的跡象,朝鮮將難以與傳統友好國家維持最低限度的外交關係」。
第三季GDP遠遜預期 財政儲備大跌
港府日前公布了三組經濟數據,包括第三季GDP,截至九月底財政儲備,以及第三季負資產宗數,均差強人意。
統計處10月31日公布,第三季GDP預估按年增長4.1%,較第二季的1.5%增長有所加快,但這主要受惠於去年同期仍處於中共病毒(新冠)疫情防控所造成的低基數效應。事實上,經季節性調整後,GDP按季只實質上升0.1%,遠低於市場預期的 1.5%增幅。
港府亦在同日公布,截至9月底,本財政年度首六個月的赤字達到2243億元,若計入政府發行綠色債券所得的466億元,赤字可減至1777億元。這意味香港的財政儲備將進一步降至6571億元,與2019年3月底高峰時的11616億元相比,大跌43.4%,已不足以應付政府一年的開支。
另外,金融管理局同日發表第三季末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的調查結果,顯示由上季3,341宗,急增至今季11,123宗,較第二季大增2.3倍,已逼近去年底的高位,情況令人關注。
財經評論人士顏寶剛31日撰文指,三項數據可一齊解讀為經濟增速轉弱, 即去年第三季的低基數效應未能轉化為理想的經濟增長,樓市轉勢導致負資產宗數回升,以及賣地收入遠低於預期,財政儲備跌至於6500億元水平。
他進一步指,多間外資大行包括匯豐、花旗、瑞銀及摩通,均在施政報告前不約而同唱淡明年樓市表現,清一色預測要跌5-10%,中信里昂更估計要較現水平跌多17%。這種「不比面」的大合奏過去是比較罕見,是外資行齊齊向特首「摑面」。
顏寶剛認為,可以肯定的是樓市繼續下跌已經成為共識,如果這一刻仍然認為放寬大陸專才來港置業可以刺激樓市,恐怕只是「痴人說夢話」。
51海外團體籲RCEP反對香港加入
港府於去年申請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若無成員國反對,將於明年正式加入。51個海外港人組織日前發起聯署,敦促其成員國考慮港府惡劣的人權狀況,反對香港加入。
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日本香港民主連盟、台灣香港協會等51個海外港人31日發起聯署,特別點名呼籲澳洲、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紐西蘭及菲律賓共7個成員國反對香港加入RCEP。
聯署指出,港府反覆無常和不可預測的行為,包括大規模拘捕和監禁立法會議員、工會成員、社運人士和記者,徹底改變民主選舉、破壞司法獨立,表明其並不是參加這個貿易協定的合適申請者。
聯署又批評,香港已成為中共用來繞過美國半導體和新興技術輸入禁令的走私樞紐,賦予香港RCEP成員地位將會令區域新興科技走私情況更為嚴重。
有份參與聯署的台灣香港協會理事長桑普對《光傳媒》表示,如外界所言,RCEP基本上由中共主導,這次海外港人組織聯署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桑普強調,若香港加入RCEP,將會使中共更容易透過區域貿易的便利,繞過美國科技禁令取得關鍵設備或技術,從而對RCEP中的「自由民主國家之間供應鏈與產業鏈的安全與韌性」帶來威脅。
香港監察政策及倡議總監Sam Goodman於新聞稿指港府的行為愈來愈好戰、不可預測和不可靠,敦促RCEP成員國堅定地堅持民主價值並反對香港的加入。
RCEP由東盟自2011年起倡議成立,並在2022年1月1日生效,目標是降低區域內各國的貿易關稅及障礙,促進彼此之間的投資及經貿連繫。目前有包括澳洲、日本、新西蘭、韓國、中國以及東盟10國共15個成員,覆蓋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及國民生產總值,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集團。
責任編輯: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