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3年10月18日】(本台記者唐牧綜合報導) 近期在中國房地產領域接連發生大地震。繼「恆大」之後,「碧桂園」目前又面臨違約的風險。如果10月18日(周三)「碧桂園」不能如期的將一筆1500多萬美元的票據償還,就將構成正式違約。
中國的房地產直接關乎百姓民生,而中國的房地產業對中國的經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中國先是地產界的龍頭恆大集團暴雷,震動全國以至震動世界。接着與之並駕齊驅的「碧桂園」也難逃暴雷的厄運,宣布無力償還債務。甚至有消息稱,「碧桂園」的創辦人楊國強賣了私人飛機還債。
「碧桂園」面臨違約 或引中國房市恐慌
關乎「碧桂園」命運的10月18日(周三)的到來,是違約風險的定案。因為這一天是「碧桂園」償還票據利息的最後一天。如果「碧桂園」無法支付利息,就將正式陷入違約。「碧桂園」這筆1500多萬美元的票據,是在2025年到期。它的利息償還日期為9月18日。10月18日(周三)是這筆美元債付息寬限期的最後一天。「碧桂園」上周已經對外宣布,將無力償還所有債務,所以外界都非常關注事態的發展。
「碧桂園」在9月初,支付了一筆2250萬美元的境外票據,已經避免了一次違約。通常,一筆票據的違約,將會觸發其它沒有到期的債務持有人的索賠行動,這樣會導致舉債方的破產清算。近期,碧桂園還有幾筆境外債務未能按期支付,好在這些債務還有一些時日的寬限期。
相關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房地產業,如果爆雷成為常態,中國整體經濟遭到重創下,普通人也無法獨善其身。在經濟嚴重下滑的情況下,中國可以說是沒有資產是安全的。大家辛辛苦苦存的錢,哪怕是在銀行里,一系列債務危機、金融風暴襲擊下來,銀行里的錢是取不到的,銀行會破產,買的理財產品更沒有抗風險能力。那就是「傾巢之下豈有完卵」的感覺。近期爆雷事件接踵而至,中國的金融危機實際上已經爆發。
當局會出手相救嗎?
路透社說,「碧桂園」據有境外債券約110億美元、境外貸款60億美元。「碧桂園」如果出現違約,這對於房地產業的危機,以及對中國經濟的低迷狀態無疑是沉重打擊。
據《華爾街日報》日前報道,中國房企「碧桂園」日前未能如期支付兩筆總面值10億美元的美元債票,引市場的恐慌。
儘管「碧桂園」表示,公司仍然處在30天寬限期內,公司正在努力的優化資金安排,但市場反應:「碧桂園」股價本周一在香港股市觸底,其美元債價格也應聲下跌。」
路透社周一報道,「碧桂園」首次表示,希望延期三年,來支付9月2日到期的一筆價值將近40億元人民幣的在岸債券。路透社稱,「碧桂園」的困境可能會對購房者和金融機構產生寒蟬效應。如果財政支持不能儘快兌現,更多的私營房企將岌岌可危。
「碧桂園」暴雷後,其他兩家中國私營房企,龍湖集團和新城集團雖然發布公告表示運營良好,但其股價也應聲下跌。
過去兩年里,數十家中國房地產企業或多或少被爆出違約。恆大集團因違約成為了債務危機的最強風暴,但儘管如此,中共當局也並未出手相救。如今「碧桂園」的債務岌岌可危,當局是否會對其格外開恩,救危難於水火之中呢?中共政府的反應勢必成爲外界關注的焦點。
責任編輯:唐洁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