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3年9月18日】(本台記者唐仲宝綜合報導) 由於俄羅斯在今年7月退出《黑海穀物協議》倡議,基輔當局於8月在黑海建立了一個 “海上人道走廊”,用來避開俄羅斯的海上封鎖。烏克蘭官方日前證實,首批要從烏克蘭裝載穀物運往非洲和亞洲市場的貨輪,正經由黑海的臨時廊道駛入。
綜合媒體報道,烏克蘭基礎設施部部長亞歷山大·庫布拉科夫(Oleksandr Kubrakov)上周六(16日)在X社交媒體平台上發推文稱,首批民用船隻使用臨時走廊到達烏克蘭港口。
❗️First civilian vessels use the temporary corridor to reach Ukrainian ports ❗️
After using a temporary corridor to allow ships blocked by Russian aggression to leave the ports of Odesa, Chornomorsk and Pivdennyi, the bulk carriers RESILIENT AFRICA and AROYAT confirmed their… pic.twitter.com/5q2HW2lZJ4
— Oleksandr Kubrakov (@OlKubrakov) September 16, 2023
他還在臉書(Facebook)發文表示:這兩艘船分別是 “強韌非洲號”(Resilient Africa)和“ 艾若亞特號”(Aroyat)正在駛向烏克蘭的三大港口之一的切爾諾莫斯克(Chornomorsk)港口,兩艘船皆掛帛琉(Palau)國旗,準備載運近2萬公噸小麥前往非洲和亞洲國家。
根據船舶追蹤業者 “海上交通”(Marine Traffic)的資訊顯示,當地時間下午2點時,兩艘船距離烏克蘭西南海岸約10英里(約16公里)。
報道說,烏克蘭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口國之一,通常每年向全球市場供應約4500萬噸糧食,但自2022年2月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烏克蘭的穀物出口以及俄羅斯的糧食和化肥出口都受到了嚴重影響。船隻無法安全進出烏克蘭港口,陸上運輸也於事無補。供應中斷進一步推高了本就不斷飆升的糧食價格,導致了全球糧食危機。
在聯合國和土耳其的斡旋下,2022年7月22日,聯合國、俄羅斯、土耳其和烏克蘭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達成《黑海穀物協議》倡議,並舉行簽署儀式。
倡議允許通過安全的海上人道主義走廊,從烏克蘭的三個主要港口:切爾諾莫斯克、敖德薩(Odesa)和尤日內-基洛夫格勒(Yuzhny-Kirovgrad)向世界各地出口穀物、其他食品和包括氨在內的化肥。
為落實黑海穀物倡議,來自俄羅斯、土耳其、烏克蘭和聯合國的高級代表在伊斯坦布爾設立了一個聯合協調中心。
該協議在去年11月、今年3月和5月三度延長,但俄方拒絕在7月17日到期後續簽。俄羅斯國防部7月19日宣布,鑒於黑海協議終止、海上人道主義走廊關閉,從7月20日起,所有在黑海水域航行至烏克蘭港口的船隻都將被視為潛在的 “軍用貨物承運人”,此類船隻懸掛船旗所代表的國家將被視為參與衝突並支持烏克蘭。外界一致認為,俄羅斯此舉等同於在黑海實施 “封鎖”。
8月,烏克蘭宣布在黑海建立一條 “人道主義走廊”,來避開俄羅斯的海上封鎖。此後已有5艘貨輪利用這個廊道離開烏克蘭港口。 烏方此舉被視為對俄羅斯封鎖的挑戰。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聯合國官員告訴記者:“雖然聯合國沒有參與這些船隻的行動,但我們歡迎為恢復正常貿易所做的一切努力,特別是有助於供應和穩定全球糧食市場的重要糧食商品。”
據報道,烏克蘭一直尋求其他運糧路線,包括經由多瑙河,及公路、鐵路等陸路運輸。但除了運輸成本相較海運高昂外,部分歐洲國家擔心衝擊當地穀物價格,且多瑙河港口無法負擔與海港相當的吞吐量,可說是阻礙重重。
“人道主義走廊” 建立後,已有商船業者開始利用這條路線航行,但烏克蘭海軍還是警告,“俄羅斯的軍事威脅以及地雷仍然存在於所有航線上”。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一次講話中對此表示,烏克蘭將在黑海對俄羅斯進行反擊,以確保其水域不被封鎖、穀物和其他貨物的進出口暢通。
責任編輯:常青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