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12日報導,兩名亞洲安全官員表示,中共海軍的第二艘航空母艦「山東號」12日在台灣、菲律賓和美國太平洋領土關島之間的水域與其他20多艘中共軍艦會合,展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航母演習。報導認為,北京方面正在展示其軍事實力,反擊美國和盟友。
據台灣國防部統計,截至12號凌晨的24小時內,有20艘中共軍艦出現在台灣島周圍海域。台灣防務部門未透露任何細節。11日,中共山東號航艦編隊進入太平洋,而這也是距台灣最近的一次。日本軍方也報告說,8艘中共海軍艦艇通過沖繩以南的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
自2021年以來,中共海軍服役的兩艘航母「遼寧號」和「山東號」已在西太平洋執行幾次訓練任務,但只有少量艦艇。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分析師蘇紫雲表示:「這是迄今為止,看到與中共航母一起訓練的艦船數量最多的一次。」
專家認為,這可能與近期美國、韓國和加拿大三國海軍艦艇在黃海舉行10年來最大規模的聯合海軍演習,以及由美國和印尼主導、19個國家參與的聯合軍演有關。中共的行動就是「秀肌肉」,展示軍事實力。
9月12日,台灣發布了《中華民國國防報告書》。台灣國防部長邱國正首度證實,兩岸導彈對彼此目標追蹤鎖定。邱國正在報告中提到,去年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共軍圍台軍演;而現在進行式是「空中與海上緊張的戰機、軍艦對峙,是海峽兩岸導彈對彼此目標的追蹤與鎖定,是網絡系統反復的對抗與防護,是國軍的堅定與守護」。
邱國正指出,台灣在地理位置上處於中共東出太平洋海權擴張的重要位置;在政治體制上,是民主與威權對峙的前緣。「俄烏戰爭帶給大家的認知就是,極權政體可以無視國際規則,悍然發動侵略戰爭。因此,『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確保人民生活日常,是國軍的責任。」
《台灣國防報告書》還提到,習近平在進入第三任期之際,中共政權統治更加專制,不放棄對台使用武力,企圖達成以武促統、以戰逼談。除此之外,中共動用黨、政、軍多重對外宣傳管道,專注對台進行輿論、心理及法律等「三戰」和認知作戰,著重輿論操作、心理嚇阻,爭取軍事行動主動權;也透過各種傳媒和各類資訊傳播平台,混淆國際視聽,進而達到分化台灣社會、瓦解軍隊戰鬥意志、在國際間製造台灣生存逆境等認知作戰目的,影響台灣軍心士氣。
而台灣國防部的報告話音未落,中共就宣佈要在與台灣隔海相望的福建省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有分析指,這是在兩岸關係緊張之際,北京進一步表明其將謀求實現「統一台灣」的信號。
台灣陸委會此前就「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計劃回應稱,中共的宣傳不符台灣民意期待、矮化台灣的統戰與政治主張,「此舉毫無意義,也徒勞無功」。而「中共發佈對台灣的頂層設計文件,也暴露了中共經濟攻台的企圖」。
美國國會中國問題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9月11日在紐約舉行的外交關係委員會活動上表示,隨著中國面臨嚴重的經濟和人口問題,可能會增加北京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風險。「習近平可能會變得更加不可預測,並做出一些非常愚蠢的事情。」
美國駐太平洋地區空軍高級將領也在11日發出警告稱,中共空軍經常不安全地攔截在太平洋執行任務的美國軍機,有時候一天被攔截10次。
隨著台海局勢的升高,外界認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透露會在年底前和王毅在華府會面,也是因為美國不希望失控,要降低兩國軍事擦槍走火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