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3年6月19日】(本台記者楊正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近來多地遭遇極端天氣,可謂「水深火熱」。深圳17日遭暴雨襲擊,積水倒灌商場,多區變成汪洋。另有多地遭遇創記錄高溫,過去一個月中,有446個城市出現了歷史最高溫度。
綜合媒體報導,深圳龍華區「壹方城」及「壹方天地」商場外圍變成一片汪洋,不少私家車被水浸泡拋錨,商場外的樓梯更瞬間變成瀑布,有執勤人員將沙包堆放在門口。
深圳市氣像台17日對福田、鹽田和龍華發出暴雨橙色預警,全市進入暴雨防禦狀態。
另有許多城市近日則出現罕見高溫天氣。據官方數據,河北省石家莊於15日出現攝氏(下同)40度的高溫,張家口和承德也打破了當地6月的高溫記錄;16日,北京南郊天文台的溫度達到39.4℃,創下六月中旬的高溫記錄,瀝青路上溫度或超50度。 16日上午,中央氣象局發布了一系列高溫警報,其中針對北京的預測顯示,37至39度的高溫將持續到24日;天津氣像台則將當地預警級別上調至紅色,預計氣溫將達到40度。在過去一個月裡,全中國有446個城市記錄了歷史最高溫度。
路透社報導,從今年3月以來,中國從南到北均經歷了有別於往年正常情形的高溫。氣象專家預測,今年中國各地遭遇的極端天氣情形,可能會超過去年持續了兩個多月的高溫天氣。
氣溫飆升導致用電量大增,電力供應面臨壓力。中共國家能源局於15日在國家電網華東電網進行了電力應急演習,模擬停電與電壓突波情形,並演練對應的預警和電力管理機制。
除了演習,近期中國南方多個面臨電力缺口擴大的工業及煉油城市,陸續發布倡議書,呼籲民眾節電,同時要求國有企業「以身作則」,室內空調不得低於26度。
經濟大省廣東缺電壓力尤為嚴重,因為廣東仰賴雲南輸送水電,而雲南的乾旱問題持續未解。
專注中國議題的德國網絡媒體China Table撰文指出,高溫酷暑不僅給電網帶來壓力,也給本就復蘇乏力的中國經濟蒙上了一層陰影。農民對於炎熱天氣抱怨連天,政府也對於極度乾旱或者洪澇災害可能對農作物收成造成的嚴重影響發出了警告。
分析人士指出,2021年,由於電力嚴重短缺,廣東省不少工廠曾經一度被迫停產停工;2022年夏天受到波及的主要是四川省的工廠,如果今年再出現類似的情況將會造成嚴重後果。
責任編輯:林莉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