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2),五十而知天命(3),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4)。” (《論語· 為政第二》) 【注釋】
(1)有:同“又”。
(2)惑:迷惑。
(3)天命:指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4)逾矩:逾,越過,超越;矩,法度。
【語譯】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時不被外界的表面的現象所迷惑,五十歲時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歲時能夠聽得進去并能正確對待不同的意見,七十歲能達到隨心所欲而不超越法度。”
有一次,孔子在衛國匡城被匡人包圍,孔子依然在屋內彈琴歌唱,神態怡然。子路跑進去見孔子,說:“老師怎么還有閑情彈琴唱歌呢?”孔子說:“仲由,讓我來告訴你吧!我想擺脫窮困已經很久了,可還是不能避免,這是天命啊!我想尋求通達已經很久了,結果還是不行,這是時運不濟啊。碰上了堯舜那個時代,天下沒有失意的人,這并不是人們的智慧高明;碰上了桀紂那個時代,天下沒有得意的人,這也并不是人們的智慧低下,是時勢造成這樣的。知道窮困是命運,通達需要時機。面臨災難而不會畏懼的,這是圣人的勇氣。仲由啊!休息去吧!我是順天命而行,匡人又能對我如何呢?”受困的第五天,果然有一位將軍前來謝罪,說道:“前幾天,我們一直誤認您是曾經帶兵騷擾過匡城的陽虎,因此讓夫子受委曲了。真是冒昧,請夫子恕罪。”孔子此時終于解圍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