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3年4月18日】(本台記者韩梅綜合報導)
據《日經亞洲》報導,大約25家美國國防承包商將在5月初組團訪問台灣,討論美台聯合生產武器的計劃。
訪問團將由美國太平洋海軍陸戰隊(U.S. Marine Corps Forces Pacific)的退役指揮官史蒂文•魯德爾(Steven Rudder)率領。除與台灣防務工業的人物會談之外,代表團也將會見蔡英文總統。
《日經亞洲》的報導指,美國公司通常需要政府授權,才能與海外合作夥伴聯合生產武器,目前美國對聯合生產武器的想法之所以持開放態度,主要因為美國國防承包商在應付國內外需求方面遇到挑戰。
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國防和外交政策分析師喬丹·科恩(Jordan Cohen)告訴美國之音,從歷史上看,美國政府一些部門一直對聯合生產武器持反對態度,因為涉及到情報共享,就有洩密的風險,同時也意味著美國方面獲得的利潤減少。
卡托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埃里克·戈麥斯(Eric Gomez)也提到安全顧慮,認為大陸較容易在台灣竊取情報,收集有關美國武器系統的信息。
不過,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告訴美國之音,目前還不知道美國政府是否會全力支持聯合生產武器,這取決於很多因素,包括涉及到的武器技術究竟有多先進等等,將技術授權給第三方,肯定會有顧慮,但韓儒伯說,「這些擔憂是可以克服的」,因為台灣多年來與人在技術和產品上合作,已經建立相當大的信任,例如像台積電這樣的公司,每天都在生產別人的技術。
在具體的武器方面,韓儒伯對《日經亞洲》表示,台灣對功能強大又相對成本低廉的無人機,包括無人飛機、水面無人機和水下無人機,以及相應的彈藥很感興趣。
中共官媒《環球時報》12日發布社評指出,如果美國軍工企業真在台灣島內建生產線,將是比對台軍售「性質更惡劣的舉動」。
與烏克蘭不同,台灣沒有陸地邊界,任何物資都必須通過空運或海運進入台灣,極易受到中共軍方的攔截。戈麥斯指出,考慮到向台灣運送武器的困難,以及烏克蘭戰爭對美國軍事資源的佔用,確保台灣的本土國防生產韌性非常重要。
責任編輯:张莉莉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